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最后的赢家都是机会的把握者(第3页)

遭受这一打击,陈永栽并不气馁,反而坚定了彻底改变落后制烟设备的决心。他把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和现代化的卷烟机引进菲律宾,并在此后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使福川烟厂的设备和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他还创办了工人培训学校。到70年代末,福川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菲最大的烟厂,产品占据了菲律宾卷烟市场的七八成,并辐射到香港和东南亚各国。1979年,是福川香烟的鼎盛时期。在当年举行的第13届世界巴黎香烟质量评比会上,陈永栽烟厂生产的香烟一举夺得了三枚金牌和一枚银牌。从此,他的福川牌香烟全面打入了国际市场,在欧美、日本、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陈永栽本人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烟草大王”。

此后,陈永栽的事业迎来全面崛起时期,业务范围扩展到银行、酿酒、航空、旅馆等诸多行业。他在1970年创设的福牧农场,发展成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养猪场;他在1982年投资创办的亚洲啤酒厂,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啤酒厂;陈永栽还收购了面临倒闭的通用银行,并将它改名为联盟银行。联盟银行后来在厦门成立全资的分行,成为中国第二家外资银行。1995年,他以数亿美元收购了菲航50。5%的股份,成为有绝对控股权的私人大股东。当时的菲航管理混乱,年年赤字,随时可能给他带来巨额亏损,许多好心人劝陈永栽趁早抛出这“烫手的山芋”。但他说:“物极必反,人被逼到墙角就会反弹,发挥出惊人的力量。”抱着这种信念,陈永栽果断地注资40亿美元,陆续更新了40架飞机,开辟了新航线。与此同时,他还大刀阔斧地进行管理改革,精简人员,提高员工素质。如今,菲航已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陈永栽又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

陈永栽回顾自己的事业时,这样总结:“许多人想知道我‘从无到有’的成功秘诀。其实,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的就是努力工作,面对风险,抓住机遇。”

他还写了一本书——《老子章句解读》,把对《老子》的理解融入到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下,人弃我取成了陈永栽的经商理念。处变不惊,越挫越勇是陈永栽从古书中悟出的处世态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以及当今诸多成功人士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弃追求,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抓住机会,趁乱起事的李隆基

在局势混乱的时候,或群龙无首,或人心惶惶,没有人注意你,在这样的浑水里才容易摸到你想要的“鱼”。李隆基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帝位的。

武则天死后,唐朝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虽然唐中宗继位为帝,天下似乎又重归李氏家族所有,但中宗是个懦弱的主儿,根本没有重整乾坤、再造河山的能力。而他的老婆,皇后韦氏却是一个颇不寻常的女人。她不仅生活淫乱,与武三思私通;而且野心更大,也想效法武则天,当一回女皇帝。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更是恃宠而骄,竟异想灭开地想当什么皇太女。她的丈夫武廷秀以武则天的继承人自居,也想要重新篡夺李唐政权。而一些媚态十足的大臣,如宰相宗楚客与皇后韦氏私情勾搭,更是不遗余力大造舆论,鼓吹要“以韦代唐”。一时间,一股夺取李氏皇权的阴谋如暗流涌动。

对于朝廷上下这乌烟瘴气的局面,天下臣民,无不群情激愤。有人上书禀奏,指出韦皇后等将要谋反逆乱。这样做虽然使得唐中宗有所触动,但更引起韦皇后等的极大恐惧。她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除掉唐中宗,以实现自己做女皇的美梦。于是,她亲手制作了一张有毒的胡饼,让女儿安乐公主送给中宗。就这样,母女二人合谋,将中宗毒死了。

中宗一死,韦氏便迈出临朝称制、登向女皇宝座的第一步。韦氏一党,遍布朝廷,他们为了立威,严刑峻法,甚至对守卫皇宫的禁军也滥施严刑。这一切的倒行逆施,早已使得天怒神怨,韦氏—党实际上已处于臣民怒火欲喷的火山口上。

这就给早就暗中聚集力量、静待事变的李隆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唐中宗已死,他举兵夺权不会被视为犯上作乱;韦氏临朝称制,遭到普遍反对,这使他拥有众多的支持者;而与韦氏一党矛盾尖锐的宫门禁卫军更成为他起事的—支中坚力量。韦氏之乱成就了李隆基,使他的夺权行动得以顺利完成。

伟人曾对革命爆发时机提出两个照“旧论”的论断,即统治者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了,而被统治者也不愿再照旧被统治下去了,在这里又一次得到印证。所不同的是,在这里,所谓统治者,指的是绝治者中掌权的那一部分人;而所谓被统治者,指的则是统治阶层中被剥夺了权力的那一部分人。很多宫廷政变便在这种时机发生的。

有趣的是,李隆基趁韦氏之乱而夺得了权,而他的权,又被别人如法炮制,趁乱夺走。这个“别人”正是他的儿子、太子李亨;这个“乱”,便是著名的“安史之乱”。

朱某善谑骗,时以小术愚弄人。冬日在汤某斋中,汤曰:“汝长于骗术,假令我今坐室中能骗我出户外乎?”朱曰:“户外风寒汝必不肯出,倘先立户外,我则以室中种种受用骗汝,汝必信矣。”汤遂出户外立谓朱曰:“汝将何术骗我入户?”朱拍手笑曰:“我今已骗汝出户矣!”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仓惶西逃,行至马嵬坡,发生了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被迫自缢。此时,不仅天下大乱,李隆基身边也发生了一场大变乱。李隆基决意西行蜀地,而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却以“父老挽留”为由,与他分道扬镳,留在了关中。史学家们认为,太子不愿再随父西行,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假相。因为,长期以来,太子与父皇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李隆基并不赞赏李亨的个人才能、认为他是个理想的皇位继承者;自己也决没有让位的打算。如果太子跟随父皇去到蜀郡,今后自己太子地位能否保住,是难以预料的。所以,马嵬坡事变之后,正是跟父皇分道扬镳的好时机,也正是争取权力的好时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果然,在此分手后的两个月,李亨取代了他老子,登上了皇位。

眼光独到,远见卓识的李嘉诚

商机在于发现。要在这个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立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拥有敏锐的眼光,以捕捉信息,把握商机。如果你能挖掘出潜藏的商机,做人之未曾做,行人之未曾行,那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李嘉诚在市场风云中磨砺了几十年,对经商这盘棋总能做到纵横捭阖,气势恢弘,张弛有度。其实少年时期,他就已经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商人的独到眼光。

在中南钟表公司,李嘉诚从一个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慢慢地升为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店员。他年少位卑,但生活的境遇使他骨子里有股不屈的傲气,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像舅父、像茶楼里遇到的那些大老板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一旦有了目标,他就义无反顾地去实现它。他把工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学习上。李嘉诚利用自己所学,时刻关注着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分析,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钟表业现状和未来的成熟看法。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也借着这股繁荣的大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新建立了东南亚的销售网络,港内港外的经销形势蒸蒸日上,营业额呈几何级数迅速递增。庄静庵决心抓住大好时机拓展事业,再筹划办一家钟表装配工厂,然后将中南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展为以自产钟表为主,建立香港的钟表基地。

李嘉诚也看好中南公司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的迅速繁荣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着尖沙咀五彩缤纷的灯光,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经过仔细考虑,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的17岁的李嘉诚决定离开中南公司,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认为,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会磨去自己的斗志。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以实现自己做大事的愿望。

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做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李嘉诚认为,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举世无敌。而日本人则避其锋芒,瞄准空当,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并很快占据了中档表市场。

于是,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了这样的形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则为日本人独占。这样,只剩下中低档表市场是可开拓的空当。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就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界的巨擘,这其中是否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关联,就无从考证了。但不管怎样,少年李嘉诚的商业眼光已经颇具大家风范确是事实。

李嘉诚离开中南公司后在五金厂做过推销员。在跳出五金厂后,他仍十分感激五金厂老板的知遇之恩,尽管他也为老板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他依然心怀愧疚之情。李嘉诚知恩图报,就像当年他离开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时一样,也向五金厂的老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取得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第二,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当。

但是,五金厂老板并没有听从李嘉诚的建议,李嘉诚走后,仍然坚持生产铁桶。结果,不久,危机果然降临,五金厂很快便奄奄一息,濒临倒闭了。老板焦头烂额,后悔不已。

李嘉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他获知此消息后,马上专程赶往五金厂找到老板,劝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转为生产系列铁锁。

原来,李嘉诚一直在关注着五金厂的前途。一来他想要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认为五金厂对自己不薄,而自己跳了槽,心中总有一股歉疚之情,总想找机会报答。

因此,他经常抽空了解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经过一番调查分析之后,他发现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因此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行业的竞争。

李嘉诚坚信:生产铁锁稳保红火。李嘉诚进一步指出,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制定计划,开发系列铁锁。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跟风而上,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这一次,五金厂老板对李嘉诚言听计从,马上根据李嘉诚的建议组织人力开发系列铁锁。一年后,危机重重的五金厂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这虽然与整个行业的变化形势有关,但李嘉诚的一番忠告可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五金厂老板再次见到李嘉诚时,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里时,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后生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

的确,李嘉诚凭着他的过人胆识和超人一等的布局商势的头脑,在商界越走越远,最终成为了震撼世界的商业泰斗。

热门小说推荐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少年风水师

少年风水师

爷爷去世的时候,轰动全城...

星河大帝

星河大帝

当人类开始踏入星河时代,古老的修行就焕发出来了新的生命力。修行,无论在任何时代永远不会过时。金刚经中,须菩提问释迦牟尼,要成佛,如何降服其心?。一句话,就道尽了修行的真谛,四个字,降服其心。心神通广大,所以孙悟空又叫做心猿。每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尊孙悟空,降服心猿,就可成斗战胜佛。在星河大帝之中,梦入神机为你阐述修行的真谛。...

我的左眼能见鬼

我的左眼能见鬼

推荐我的新书恶魔大人,撩上瘾我天生异瞳,出生于七月半,俗称鬼节,出生当日克死母亲,每年的七月半村里必死一人。十岁那年,死去的村民找我索命,为保性命,结冥婚,嫁鬼王,镇阴魂。坟地的鬼火,井中的死婴,邪气的玉镯一件件离奇惊悚的事件在我身边上演。大师扬言我活不过二十,老娘偏偏不信邪。大学毕业,莫名其妙成了清洁‘鬼’公司的一员,莫名其妙被扣上了‘异瞳天师’的殊荣。什么?BOSS让我去捉鬼?...

红楼之尴尬夫妻

红楼之尴尬夫妻

穿到红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红楼里最尴尬的人。好在自己不是一个人,可丈夫比自己更尴尬,这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