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儒学大师谈人生七 德性之美2(第2页)

“修身”的目的是积累能量,这项工作搞好了,社会影响力自然扩大,“成家”不成问题。能量继续积累,影响力继续扩大。这时候,如果不把某个部门的某个职位交给你,大家都会为你抱不平。于是,你极可能得到这个职位,能为“治国”出点力了。如此循序渐进,就可尽自己的努力,把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以此来看,“修身”是成功立业的根本。

如何“修身”呢?荀子提出了具体方法:“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意思是说,外表恭敬,内心忠信,行事守礼多义,待人和睦友善,这样的人啊,走遍天下都行得通,即使流落到野蛮人的群体中,也没有人不尊敬他;辛苦的事抢着干,享乐的事多让人,行为端庄,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办事有方,这样的人啊,走遍天下都行得通,哪怕流落到野蛮人的群体中,也没有人不重用他。

荀子的“修身”方法靠得住吗?假设按他的做了,会不会吃力不讨好?很多人放弃自修,就是有类似多劳而少得、好人无好报的担心。为了回避投资没有回报的风险,干脆放弃这项投资。或者是,自修了一段时间,没看见好处,就此作罢。从古到今,很少有人完全按荀子的方法自修并持之以恒。偶有几个,往往是大器之才。大清名臣曾国藩即是其一。

曾国藩极可能深信荀子那段话,因为观察他的所言所行,无不与之相合,并且终身守之。李鸿章曾说他所以成功,就因为“沉毅之气,坚卓之力,深远之谋,始终不变,而持之有恒”。薛福成在代替李鸿章所拟的《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中,对曾国藩的评价是:“至其始终不变,而持之有恒者,则惟曰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二者足以尽之矣。”江苏巡抚何璟对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作战经历的评价是:“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交,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雷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盖其所志所学不以死生常交易也。”

从以上三人的评价看,他们都很佩服曾国藩注重自修而且能够持之以恒的精神。事实也是如此。凡是有益的事,他就能坚持下来。他早年好读书写字,这一爱好至死不改。就习惯而言,他早睡早起,终生如一;就行事而言,他待人以诚,从无改变。梁启超认为,曾国藩之成功,源于其自制力极强。实际上,这便是修身。终曾国藩一生,忠诚、勤俭从无改变。他对清廷之忠,对人之诚,办事之勤,人所难及。可以说,曾国藩靠这些不可改变的原则,成就了崇高的人格,也使他获得了广泛的尊重,“横行天下”,事业有成。

当时是一个国运衰竭、困于“四夷”的时代,外国列强早已用枪炮洞开了中国的门户。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人的观念、人格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人为此感到迷惑。但曾国藩不迷惑,他仍谨守其德,即使对他认为的“四夷”,他也主张讲诚信,讲美德。

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时,曾国藩问他:“你到了此地,是外交第一要冲的关键,你与洋人交涉,打算作何主意呢?”

李鸿章说:“门生也没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曾国藩大不以为然:“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

外交从来是以实力为后盾,所谓“弱国无外交”,不管怎么办,总是要吃亏的。但曾国藩认为,即使如此,诚信、踏实还是能比“痞子腔”走得更长远。不能保全利益,起码能保全人格、国格。

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再次告诫他与洋人相处要以诚信相待,不要因小事而致生事端,他说:“洋人近来何如?不至于恼羞成怒吧?我们只有告诫各位务以忠、信、笃、敬四字为主。作封疆将帅的,虽然心里怀着勾践卧薪尝胆、田单困守即墨的志气。在外表上也要十分和让。作中国军民的,就更只有和让,没有别的了。”

这年四月,他再次写信告诫李鸿章:与洋人交际,关键有四句话:一是说话要讲忠信,二是行为要笃敬,三是坚持会防不会剿的原则,四是先疏远后亲近。忠,指没有欺诈之心;信,指没有欺诈之言;笃,指气质厚重;敬,指谦虚谨慎。这两句,无论洋人是顺从还是反对,我都应当常常坚持,不能改变。

他给郭嵩焘的信中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我曾经讨论与洋人交际,首先贵一‘信’字。”

在给应宝时的信中则说:“自古善于驾驭外国,或称恩信,或称威信,总不出一‘信’字。并不是明显违背条约,轻易放弃承诺才称得上失信,即使是很小的事,颦笑之间,也应当怀这真心实意。”

曾国藩还跟其他很多官员谈过对洋人守信的观点。他之所以有这种观点,是认为“洋人最爱财利,最讲交情”,只要信守承诺,不轻变更,就可获取信任,相安无事。当时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许多洋人认为中国人不讲信用。曾国藩提倡以信相待,确实能减少不少麻烦。但曾国藩所讲的“信”,是一种做人态度和,也是一种待人策略和交往尺度,即不要由于小利小害,而轻易改变自己的言行。

实际上,曾国藩对洋人是充满警惕的,他曾说,目前之事,以洋务为最艰,“今之外夷,乃前古未有之局”。他认为,应该顾全大局,在隐忍不发时,怀着卧薪尝胆的目标,通过自立自强,最终打败洋人,恢复国威。

当时曾国藩虽然关心洋务,但因健康等原因,并没有负责操办洋务。如果按他的“推诚相见”的方法与列强办外交,不知能否达到荀子所谓“虽困四夷,人莫不贵”的目的?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清朝办洋务的官员,爱跟外国人“打痞子腔”,到底也没打出好结果,割地赔款,这都是让人痛心的事实。不仅丢了利益,人格、国格一齐全丢,可见不诚的方式肯定行不通。

就个人而言,成功从自修开始,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一句名言: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自修”就是在为将来准备成功资源,一旦机会来临,就能好好把握,而不会在遗憾中错过了!

多下功夫,少用智谋

程颢说: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程颢认为,“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这就是说,人的观念中,往往存有偏见,所以看不清真相,看不透真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主要毛病出在自私和好用智谋上。为什么自私和好用智谋会形成偏见呢?他说:“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自私,就不能让自己的行为合乎情理;用智,就不能让自己的心态顺其自然。

程颢的话,杂合了道家无为、顺其自然等概念。他说的“有为”,大概是跟“无为”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人所作的努力,包括说话、办事、思考等。“应迹”大概是合乎道理的意思。《道德经》说:“善行,无辙迹。”古代的路,多为土路,马车走过去,会留下两道辙印。会驾车的人,顺着前面的辙印走,不会留下新的痕迹;不会驾车的人,七歪八扭,“辙迹”就多了。“无辙迹”是隐喻依道行事。程颢的“应迹”二字,是否由此而来,笔者只是猜度而已,没有多大把握。但“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的大概意思是说话做事不能合乎规律、规范,也就是说错话,做错事。“不能以明觉为自然”的大概意思是会失去平常心,内心经常为杂念所烦、所苦。

观照现实,确如程颢所言,因为自私,人就容易发生“动作变形”,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做的事做了。比如“文革”时,你整我,我整他,大家整大家。等到时过境迁,才发现当年说的话多么可笑,做的事多么愚蠢。于是有人懊悔了,发表文章说:“我在‘文革’时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伤害了一些不该伤害的人……”这一说又不对了!什么“违心的话”、“违心的事”?明明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惜伤害他人,是依从私心说的话,是依从私心做的事,归结到“违心”二字,好像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样说,大概是为了求得自己安心和他人谅解,又是出于私心的话,而非公平之论,等于再错一次。

好用智谋,亦如程颢所言,确实会让人失去平常心。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不傻,在没有事的地方也能搞出事来。在有事的地方,更是不遗余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厚黑学》全搬出来,无风能掀起大浪,有风能掀翻一条船。可是,用了智谋,就有胜负,胜者穷追猛打,负者卷土重来,如此争斗不休。可是,所做的一切,除了证明自己不傻之外,对事情本身一点好处也没有。

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和息国是两个小国,为了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它们结成盟友,相互支援。后来,蔡侯和息侯娶一对漂亮姐妹为妻,成了亲戚,两国关系更密切了。

有一年,息夫人回娘家探亲,途经蔡国,顺便去看望姐姐和姐夫。没想到,蔡侯这个人很好色,见小姨子貌美如花,比自己的妻子更胜三分,顿时动了淫心。他以探视为名,对息夫人言语挑逗,动手动脚。息夫人沉下脸,拂袖而去。

从娘家探亲回来后,息夫人将蔡侯调戏她的事告诉了息侯。息侯恨得牙痒痒,心里暗骂蔡侯:“我与你相交多年,亲如兄弟,你居然想给老子戴绿帽,真不是个东西!”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招借刀杀人的“妙计”。

过不久,息侯准备了一些贵重礼品,来到楚国,拜会楚王,表示愿意与楚国合作,灭掉蔡国。他还向楚王献了一条计策:楚军先假装攻打息国,蔡国必然发兵来救,这时,楚军可趁机设下埋伏,一举全歼蔡军。

楚王认为此计可行,当即应允。

后来的战局,一如息侯事前的判断:楚军攻打息国时,息侯派人向蔡国求援。蔡侯接到求救信后,不敢怠慢,当即倾全国兵力赶来相助,结果中了楚军埋伏,大败亏输。蔡侯率残部拼死突围,好不容易才逃到息城脚下,想进城避难。谁知息城四门紧闭,怎么也叫不开。这时楚军从四面八方杀来,蔡侯只好束手就擒。

蔡侯当了俘虏后,心里一琢磨,明白上了息侯这小子的当。他怨愤不平,决心报复。一次,他陪楚王喝酒,趁机大肆吹嘘息夫人如何貌美,即使仙女下凡也不过如此。楚王也很好色,听得哈拉子都快掉下来了。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调集大军,一举攻占息国,掳走了息夫人。息侯也成为俘虏。幸亏息夫人讲感情,向楚王求情,息侯才好歹保住一条小命。

这个故事中,蔡侯对小姨子性骚扰,确实不地道,但毕竟没有得逞。无论用古代的法律还是用现代的法律,他都罪不至死。息侯却丧失了理智,竟要置他于死地。虽然他的计谋很高明,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一点小辱而抛弃盟友,等于被蚊子咬了一口而砍掉自己一条手臂,这不是很愚蠢的事吗?何况他会用计谋,别人也会,他蒙受的损失就更大了。

如何避免因自私、用智而带来的危害呢?程颢说:“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这段话很难翻译,意思是大致是:要将心比心。“无物之地”是指空灵之心。用不存偏见的心作镜子,去照他人、他事,比较容易得到真情实理。比如,别人做了一件我不高兴的事,不妨想一想,我处在他的情况下,会不会这样做呢?我想对某人做某事,不妨想一想,如果我是他,能不能接受这件事呢?这样反照一下,心态就平和了,行为也正常了。

一般来说,自私的弊端是不易克服的,有时候,利害相关,热血上冲,顾不了那么多。但好用智谋的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了智谋对事情没好处,不用智谋对事情没坏处。只要认识到用了智谋跟没用智谋一样,用智谋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不仅如此,有时候,不用智谋比运用智谋对事情的结果更好。请看一个故事。

古时有一位官员,名叫牛弘。他比较清廉,连一匹马也买不起,平时都是坐牛车去上班。牛弘有一个弟弟,比较顽劣。有一天,弟弟喝醉了,将哥哥驾车的牛一箭射死了。他知道闯了祸,吓得躲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后我被大佬宠哭了

穿书后我被大佬宠哭了

南鲤最大的梦想,就是和霸总老公离婚,拿到巨额赡养费,实现财务自由。于是,她开始了作天作地之旅。遇到霸总的合作伙伴?南鲤二话不说,冲上去一阵暴打!助理夫人您打的好!这个人已经被查出来是个诈骗犯,您立功了!南鲤???这招不行,那就买买买吧!南鲤拿着霸总的卡,疯狂扫货,直接搬空了一个商城。助理夫人您买的好!您引发了购物热潮,现在公司的货已经脱销了!南鲤???看来,她只能祭出大招,绿帽之术!媒体上,开始频繁出现南鲤和几个帅气小鲜肉的合影。助理夫人您真会营销!您签下并炒作的那几个小鲜肉已经成长为最年轻影帝世界级设计师南鲤最终,她拿着离婚协议,气势汹汹的来到霸总面前,离婚!霸总将银行卡房产证等等全送到她面前,离婚,净身出户。不离,车子房子钱包,包括我都是你的。南鲤!!!过分了啊,这让她怎么拒绝?!...

炮灰养女逆袭记

炮灰养女逆袭记

做了一辈子炮灰的周谷儿重生了,重生在她即将被养父卖掉的那一年。重生后的周谷儿表示,这一辈子她的命运要自己掌握,决不再任人宰割。且看她这个炮灰养女如何斗极品,发家致富,收获幸福。...

我的神通有技术

我的神通有技术

徐毅获得了一个神通,很普通的法相神通,但他发现,变大变小之间却有无限可能。我有技术,使用神通的技术。...

绝代玄尊

绝代玄尊

一个被人称作傻子的孤儿,竟然是万年之前神界帝尊转世!封天大盾下,群魔乱舞!玄宝携鸾后与十八帝妃,找回三大圣宝,平魔乱,归元一,统一白鸾,重登帝位!面对来自神界灵界冥界人界四界众生对圣宝和神帝之位的觊觎和阻拦,玄宝携五大兵团,扬玄尊大旗,洒男儿热血,平四界之乱,祈万民之福!...

都市绝代强者

都市绝代强者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大道纪

大道纪

问何为大?  答再无可比较者,为大。  问何为道?  答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者为道。  问何为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