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先派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小魔鬼运用法力,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坚硬。农夫每天做得很辛苦,收入却很微薄。但他毫无怨言,更加勤奋地劳作,而且每天唱着小调,过得很快乐。
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小魔鬼去捣乱。这个小魔鬼想,如果拿走他拥有的东西,他一定会暴跳如雷。于是,小魔鬼就偷偷把农夫当午餐的馒头和水偷走。农夫辛苦了半天,又渴又饿,走到树下休息,却发现馒头和水都不见了!他并没有暴跳如雷,于是叹了一口气说:“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馒头和水?如果这些东西能让他温饱的话,那就好了!”
小魔鬼见此,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这个农夫变坏?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很自信地说:“我有办法把他变坏。”
这个小魔鬼的办法是什么呢?他先去跟农夫做朋友,然后运用自己的预知能力帮助农夫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收获。他告诉农夫当年该种什么收成最高,该往哪里出售农产品收获最大。三年下来,农夫便变得很富有了。小魔鬼又教他用粮食酿酒出售,赚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的生意越来越好,开始雇请别人帮他工作,他自己不工作了。
接下来,小魔鬼又教农夫如何在酒里掺水,如何使用量器占顾客的便宜,如何盘剥工人的薪水,以便赚取更多利润。
又过了几年,农夫变得非常富有了。于是,小魔鬼回去向老魔鬼交差,说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任务。老魔鬼不满意地说:“你让他变得如此富有,他比以前更幸福,就连作恶的需要都没有了,这可不是我想看见的。”
小魔鬼为了证明实验的成果,就请老魔鬼去观看农夫的生活。只见农夫每天邀集当地富人举行宴会,以炫耀自己的财富。他们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浪费地吃喝,经常醉得不省人事。
由于生活奢侈,农夫需要更多钱。失去了小魔鬼的指点,他没有那么多赚钱的方法,只好昧着良心干各种可耻的事情。他对雇请的人也越来越冷酷无情。有一天,一个仆人因为饿得两眼昏花,不小心摔坏了一个杯子,农夫就骂骂咧咧,对他拳打脚踢。
看到这情景,老魔鬼拍拍小魔鬼的肩膀,满意地说:“很好!你的试验非常成功。”
这个农夫结局如何?故事没有交待。但是,很显然,农夫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地狱的深渊滑落。
地狱虽然只是一种心境,但它也可以随着人的恶行化为人间实境。只有从改造心灵着手,使恶念不生,地狱也就不存在了。
慧能大师简介
慧能(638-713)是禅宗六祖,俗姓卢,因父早逝,家贫,少年时以卖柴为生。22岁(一说24岁)师从五祖弘忍,得传衣钵。39岁名扬天下,先后在曹溪宝林寺、韶州大梵寺说法。慧能的禅法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其法语被门人法海编集为《坛经》。
改造心灵,一念成佛
慧能大师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摘自《六祖坛经》
佛家有一句名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多人对这句话不理解:啥?拿过屠刀杀过人的坏蛋反而比好人更容易成佛吗?难道我不能成佛是因为坏事做得不够吗?
这显然是误解,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理解成了放下屠刀更容易成佛。无论佛祖还是菩萨,都没有说过干坏事更容易上天堂。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一个人不是无缘无故放下屠刀,他的放下,是突然萌生了善念。成佛不是因为那把屠刀,更不是因为拿着这把屠刀干下的罪业,而是那一念之善。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善念一生,立地成佛。如六祖慧能大师云:“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以前糊涂了,干了不少坏事,现在觉悟了,产生了善的念头,就成佛了。
另外,不是只有拿屠刀的人可以一念成佛,任何人都能如此。禅宗讲“顿悟成佛”,好人坏人都能如此。普通人没有干过不可原谅的坏事,成佛希望更大,如果不能成佛,要怪就怪自己没有产生一念之悟。所以,不能看见拿过屠刀的人成佛了就愤愤不平。
在特殊情况下,拿过屠刀的人也有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觉悟。为什么呢?普通人都有恶念,只是因为畏惧恶报,恶念没有发作出来,却时时蠢蠢欲动。这样就不大容易从恶念转为善念。即使偶生善意,这个念头也不够强烈和坚定,往往稍纵即逝。偶尔做了几件好事,过后没准还会后悔,或者向人炫耀,这说明念头并没有真正转到善这边来。而那些恶人把恶念发作出来了,他们切身感受到作恶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坏处,可能更容易顿悟恶念之恶而萌生善念。而且他的善念一生,可能是真的一心向善。
另外,我们往往把“成佛”理解为得到世俗的好处,比如当官、发财、出名、长寿什么的。这是贪愚心,可不是什么善心。佛家所讲的成佛,仅仅是一种境界,跟世俗的好处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佛祖,毫无疑问是成佛了。可他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他每天要自己铺床叠被照顾自己,没有人服侍他;他每天要托着钵儿去乞化,食物好坏都要吃,而且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饭,到晚上光剩下挨饿了。
又比如,某人作恶多端,后来突然觉悟,放下屠刀,向执法机构投案自首,甘愿接受处罚。这说明他的心态已到佛境。心态转过来了,业力未消,该怎么惩罚还得怎么惩罚,接受他自造的因果。但是,由于他的境界到了这一步,即使脑袋被砍掉了,仍然成佛了。
所以,用现世的好处来看待成佛,是根本行不通的。
那么,一念成佛的理论是否跟我们凡俗之人毫无关系呢?当然不是。假如把成功实现目标看作成佛,它的根源仍然来自最初的某个念头。有时候,人们顺着生活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走着人生之路。某一天,他对这条路不满意了,想走另一条路,念头一转过去,人生轨道便全改变了。
比如佛祖释迦牟尼,他原先贵为王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又有美妻、爱子相伴,还有国王的宝座等他受用,照正常情况,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去做一个清贫的出家人。
那他为什么萌生出家的念头呢?据说有一天,他和王兄一同出门,路上遇到一个乞化的修士。此人衣着破旧,面目枯槁,外表跟乞丐没有两样,神情却端庄恬淡,跟乞丐截然相反。这时,王兄走过去羞辱这个修士,修士低眉垂目,平静如水,好像没有看到别人的羞辱一样。这时,释迦牟尼看不过意了,就走过去制止王兄。王兄不听,继续羞辱修士。一个要拦,一个不听,最后兄弟俩都上火了,拔出剑来准备格斗。眼看一场厮杀一触即发,那个修士托着钵儿,走到两人中间,低眉垂目,静静地站在那里。修士的举动使兄弟俩都感到很羞愧,互相收起了剑。
这件事使释迦牟尼的内心感到极为震撼:一个看似十分弱小的修士,他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即使是王子,在他面前又是多么渺小啊!释迦牟尼看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精神世界,从此萌生了强烈的出家念头。顺着这个念头,他从王子变成了佛教创始人。
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人就是一个念头转过去,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这里,所谓念头,是指“一念”,即强烈的愿望,而不是“杂念”。有了强烈愿望,你才会不畏艰难去实现这个愿望。但大多数人只有杂念,并无一念。天天想当官,想发财,想美女,也就是想想而已,很少付诸行动。
东汉思想家王充曾问儿子:“你长大了打算去干什么?”
儿子说:“我想当一名将军,也想做一名学者,或许当个全才人物更好些。”
王充笑道:“想得很好啊!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过去,有一个老者坐在路边放声大哭。行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老者说,我的命运不好,在我小的时候,曾刻苦读书,一心想求取功名,可当时的国君爱用老臣。国君死了,新的国君又喜欢武人,我只好去练武。当我的武艺练得差不多了,国君又换了,新国君喜欢用青年人。我已老了,还能学什么呢?结果,志向不定,空忙一生,一事无成。儿子,希望你把那位老者的话记在心里。”
很多人正是这样,志向不定,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根本不清楚。只有审度内心,搞清真正的渴求,抛弃杂念,确立一念,才不至于“空忙一生”。
能离恶业,即见天堂
大珠慧海禅师说: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嗔、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摘自《顿悟入道要门论》
南鲤最大的梦想,就是和霸总老公离婚,拿到巨额赡养费,实现财务自由。于是,她开始了作天作地之旅。遇到霸总的合作伙伴?南鲤二话不说,冲上去一阵暴打!助理夫人您打的好!这个人已经被查出来是个诈骗犯,您立功了!南鲤???这招不行,那就买买买吧!南鲤拿着霸总的卡,疯狂扫货,直接搬空了一个商城。助理夫人您买的好!您引发了购物热潮,现在公司的货已经脱销了!南鲤???看来,她只能祭出大招,绿帽之术!媒体上,开始频繁出现南鲤和几个帅气小鲜肉的合影。助理夫人您真会营销!您签下并炒作的那几个小鲜肉已经成长为最年轻影帝世界级设计师南鲤最终,她拿着离婚协议,气势汹汹的来到霸总面前,离婚!霸总将银行卡房产证等等全送到她面前,离婚,净身出户。不离,车子房子钱包,包括我都是你的。南鲤!!!过分了啊,这让她怎么拒绝?!...
做了一辈子炮灰的周谷儿重生了,重生在她即将被养父卖掉的那一年。重生后的周谷儿表示,这一辈子她的命运要自己掌握,决不再任人宰割。且看她这个炮灰养女如何斗极品,发家致富,收获幸福。...
徐毅获得了一个神通,很普通的法相神通,但他发现,变大变小之间却有无限可能。我有技术,使用神通的技术。...
一个被人称作傻子的孤儿,竟然是万年之前神界帝尊转世!封天大盾下,群魔乱舞!玄宝携鸾后与十八帝妃,找回三大圣宝,平魔乱,归元一,统一白鸾,重登帝位!面对来自神界灵界冥界人界四界众生对圣宝和神帝之位的觊觎和阻拦,玄宝携五大兵团,扬玄尊大旗,洒男儿热血,平四界之乱,祈万民之福!...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问何为大? 答再无可比较者,为大。 问何为道? 答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者为道。 问何为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