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兴四年(公元316
年,丙子年)
春天,正月的时候,司徒梁芬提议追尊吴王司马晏,但是右仆射索纟林等人引用魏明帝的诏书,觉得这事儿不行,最后就追赠司马晏为太保,谥号是孝。
在汉国这边,中常侍王沈、宣怀,还有中宫仆射郭猗这些人,都特别受宠幸,掌握着大权。汉主刘聪整天在后宫吃喝玩乐,有时候三天都醉得醒不过来,有时候一百天都不出宫。从去年冬天开始就不上朝处理政务了,把政事一股脑都交给相国刘粲,只有涉及到杀人、封官这些事儿,才让王沈他们进宫去汇报。可王沈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汇报,自己就按个人想法决定了。所以那些有功劳的老臣有的得不到提拔,而一些奸诈谄媚的小人,几天之内就能当上俸禄二千石的大官。年年都打仗,可将士们连点钱和布帛的赏赐都没有,但是后宫那些人的家里,赏赐给奴仆的财物,动不动就好几千万。王沈他们的车马、衣服、住宅比诸王的都好,他们子弟和亲戚当郡守县令的有三十多人,个个贪婪残暴,成了老百姓的祸害。靳准全家都讨好巴结他们。
郭猗和靳准都跟太弟刘乂有仇。郭猗就对相国刘粲说:“殿下您可是光文帝的嫡孙,主上的亲儿子,天下人都向着您,怎么能把天下让给太弟呢!我听说太弟和大将军商量着在三月上巳节大宴群臣的时候造反,要是成了,就尊主上为太上皇,封大将军为皇太子,还答应给卫军大单于的位子。这三位王爷处在有权有势的位置,又都掌握着重兵,他们要是造反,没有不成功的。但这二位王爷只贪图一时的利益,根本不顾及父兄,事情办成之后,主上哪还有活路?殿下您和其他兄弟就更不用说了;东宫太子、相国、单于这些位子,肯定是武陵王他们兄弟的,怎么会让给别人呢!现在危险马上就到了,您得早点想办法。我跟主上说了好几次,可主上太重兄弟情义了,觉得我是个宦官,根本不信我的话。希望殿下您别泄露出去,悄悄地把这些情况上表给主上。殿下要是不信我,您可以把大将军从事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惇叫来,给他们点好处,答应他们自首就从轻发落,然后问问他们,肯定能知道实情。”刘粲答应了。郭猗又偷偷地对王皮、刘惇说:“二位王爷造反的事儿,主上和相国都知道了,你们参与了吗?”这两人吓了一跳,说:“没有啊。”郭猗说:“这事儿已经定了,我只是可怜你们和你们的亲戚都要被灭族啊!”说着就假装哭了起来。这两人吓得赶紧磕头求饶。郭猗说:“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你们能照做吗?相国要是问你们,你们就说‘有这事儿’;要是怪你们不早点报告,你们就说‘我们知道自己罪该万死。但是想着主上宽厚仁慈,殿下您也对兄弟友爱,要是说了不被相信,就会背上诬陷的罪名,被处死,所以不敢说啊。’”王皮、刘惇就答应了。刘粲把他们叫来问话,两人虽然不是同时到的,但说的话一模一样,刘粲就相信真有这事儿了。
靳准又劝刘粲说:“殿下您应该住进东宫,兼任相国,好让天下人早点有个依靠。现在外面都传言说大将军、卫将军要拥戴太弟造反,时间就在春末;要是太弟得了天下,殿下您可就没地方容身了。”刘粲说:“那该怎么办呢?”靳准说:“有人告发太弟造反,主上肯定不信。您应该放松对东宫的管制,让宾客能自由往来;太弟向来喜欢招揽士人,肯定不会觉得有问题,那些轻浮的小人肯定会迎合太弟的心意,帮他出谋划策。然后我再帮殿下表奏太弟的罪行,殿下您把那些和太弟有来往的宾客抓起来审问,只要有了口供,主上就没有不信的道理了。”刘粲就命令卜抽把军队从东宫撤了回去。
少府陈休、左卫将军卜崇,为人清正耿直,向来讨厌王沈他们,就算在公共场合,也不跟他们说话,王沈他们对他俩恨得牙痒痒。侍中卜干就对陈休、卜崇说:“王沈他们势力大得能翻天,你们自己想想,你们和窦武、陈蕃比,谁更亲近皇上、更贤能呢?”陈休、卜崇说:“我们都五十多岁了,官职也不低了,就差一死而已!为忠义而死,那是死得其所;怎么能低着头、弯着眉去伺候那些宦官呢!卜公您走吧,别再说了!”
二月,汉主刘聪到上秋阁,下令把陈休、卜崇,还有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彧、尚书王琰、田歆、大司农朱谐都抓起来杀了,这些人都是宦官们讨厌的。卜干哭着劝刘聪说:“陛下您正四处求贤呢,可一下子就杀了七位卿大夫,他们都是国家的忠良之士,这样恐怕不行吧!就算陈休他们有罪,陛下您也该交给有关部门,把罪状公布出来,不然天下人怎么知道呢!诏书还在我这儿,我都没敢公布,希望陛下您好好想想啊!”说着就磕头磕得流血。王沈却骂卜干说:“卜侍中你想违抗诏书吗!”刘聪气得一甩袖子就进去了,还把卜干贬为平民。
太宰河间王司马易、大将军勃海王司马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西河王司马延等人都到宫门外上奏章劝谏说:“王沈他们假传圣旨,欺上瞒下,在宫里讨好陛下您,在宫外谄媚相国,权力大得跟皇上差不多了,还到处安插奸党,祸害全国。他们知道陈休这些人是忠臣,一心为国家尽忠,怕他们揭发自己的奸情,所以就故意诬陷他们。陛下您没查清楚,就把他们杀了,这事儿让天地都痛心,不管是贤人还是普通人都又伤心又害怕。现在西晋还没灭掉,巴、蜀也不归顺,石勒还想着占据赵、魏地区,曹嶷想在齐地称王,陛下您身边到处都是隐患!您还让王沈他们助长祸乱,这就好比杀了巫咸、扁鹊这些良医,我们担心国家会病入膏肓,以后就算想救也来不及了。请陛下免去王沈他们的官职,交给有关部门治罪。”刘聪把奏章拿给王沈他们看,笑着说:“这群人被陈元达带坏了,都变傻了。”王沈他们赶紧磕头哭着说:“我们都是小人物,承蒙陛下错爱,能在宫里做事;可王公大臣、朝廷官员都把我们当仇人,还特别怨恨陛下您。要是陛下把我们扔到锅里煮了,朝廷肯定就和睦了。”刘聪说:“他们说这种疯话很正常,你们没必要往心里去!”刘聪又问相国刘粲对王沈他们的看法,刘粲一个劲儿地夸王沈他们忠诚清廉;刘聪很高兴,就封王沈他们为列侯。
太宰司马易又到宫门外上疏,狠狠地劝谏刘聪,刘聪气得直接把奏章撕了。三月,司马易又气又恨,就去世了。司马易向来忠诚正直,陈元达把他当作自己的依靠,才能畅所欲言地劝谏。司马易一死,陈元达哭得特别伤心,说:“‘贤人都没了,国家也要衰败了。’我既然不能再说话了,还默默苟活干什么呢!”回去就自杀了。
当初,代王拓跋猗卢特别喜欢小儿子拓跋比延,想把他立为继承人,就把大儿子拓跋六修赶到新平城去住,还把他母亲也废了。拓跋六修有一匹骏马,一天能跑五百里,拓跋猗卢把马抢过来给了拓跋比延。拓跋六修来朝见的时候,拓跋猗卢让他给拓跋比延行礼,拓跋六修不听。拓跋猗卢就坐在步辇上,让拓跋比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让人带着出去巡游。拓跋六修远远看见,以为是拓跋猗卢,就赶紧在路边跪下拜见;等走近了,发现是拓跋比延,又羞又怒,扭头就走。拓跋猗卢召他回来,他也不回来,拓跋猗卢大怒,就带兵去讨伐他,结果被拓跋六修打败了。拓跋猗卢换了便装逃到民间,有个贫贱的妇人认出了他,结果就被拓跋六修杀了。拓跋普根原本在外镇守边境,听说国内出了事,就赶回来,攻打拓跋六修,把他消灭了。
拓跋普根继承了代王之位,但是国内大乱,新人和旧人互相猜忌,不停地互相残杀。左将军卫雄、信义将军箕澹,辅佐拓跋猗卢很久了,很得人心,他们商量着归附刘琨,就对大家说:“听说旧人忌惮新人勇猛能战,想把我们都杀了,怎么办呢?”晋人和乌桓人都又惊又怕,说:“我们生死都跟着二位将军!”于是他们就和刘琨留在代国的人质刘遵,带着晋人和乌桓人三万户,还有马牛羊十万头,归附了刘琨。刘琨特别高兴,亲自到平城安抚接纳他们,刘琨的军队从此又振作起来了。
夏天,四月,拓跋普根去世了。他儿子刚出生,拓跋普根的母亲惟氏就立这个婴儿为王。
张实下令说:他管辖范围内的官吏百姓,要是有人能指出他的过错,就赏赐布帛、羊和粮食。贼曹佐高昌人隗瑾说:“现在您处理政务,不管大事小事,都自己决定,有时候出兵发令,官府朝廷都不知道;万一有失误,也没人分担责任。下面的人都怕您的威严,只知道接受命令而已。这样的话,就算赏一千金,也没人敢说话啊。我觉得您应该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聪明,各种政事都多问问下面的人,让他们把想法都说出来,然后再选择好的意见去执行,这样好的建议自然就来了,何必用赏赐来激励呢!”张实听了很高兴,就照做了,还把隗瑾连升三级。张实派将军王该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去援救长安,还送去各郡的贡品和账目。朝廷下诏任命张实为都督陕西诸军事,任命张实的弟弟张茂为秦州刺史。
【内核解读】
这段记载展现了西晋末年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多个政权的动荡与权力斗争,其中折射出的政治逻辑与人性弱点,即便放在今天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汉赵政权:宦官专权与储位之争的恶性循环
汉主刘聪的统治堪称“昏君模板”:沉迷后宫、荒废朝政,将权力委于宦官王沈、宣怀等人,导致朝堂沦为私欲博弈的战场。宦官集团通过垄断信息、私断政事,一边打压功臣旧部,一边安插亲信,甚至形成“子弟中表为守令者三十余人,皆贪残为民害”的腐败网络。这种“权力真空下的代理人乱政”,本质是君主放弃责任后的必然结果——当最高统治者逃避决策,权力自然会流向最接近权力核心的投机者。
而储位之争更暴露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郭猗、靳准通过伪造证据、胁迫证人,一步步构陷太弟刘乂与宗室诸王,而相国刘粲则在野心与猜忌的驱使下,成为阴谋的推动者。这场斗争中,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利益算计:宦官借构陷排除异己,刘粲借清洗巩固储位,最终导致“忠良被诛、朝野震恐”。太宰河间王易、御史大夫陈元达的死谏,恰是对这种黑暗政治的无声控诉——当正直者只能以死明志,政权的合法性已然崩塌。
代国:家庭伦理崩塌引发的政权解体
代王猗卢因偏爱幼子比延,强行剥夺长子六修的权力与尊严,最终引发父子相残,堪称“权力异化亲情”的典型。从夺马、逼拜到以步辇羞辱,猗卢的行为不仅违背人伦,更破坏了权力继承的稳定性。而六修从“惭怒”到弑父,再到被拓跋普根剿灭,短短数月内政权更迭、内乱不止,本质是“家天下”体制的致命缺陷:当权力继承完全依赖君主个人偏好,而非制度化规则,亲情便会成为权力的祭品。
卫雄、箕澹率部归附刘琨的事件,则揭示了乱世中“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长期受民众拥戴的重臣,在政权内乱时选择“携民归附”,说明无论名号如何,失去人心的政权终将被抛弃。
前凉:乱世中的理性微光
与汉赵、代国的混乱相比,张实的统治展现出难得的清醒。他通过“悬赏求过”鼓励批评,在隗瑾指出“独断专行则谤无所分”后,能虚心纳谏、调整施政方式,体现了对权力边界的认知——领导者的“聪明”不应是垄断决策,而是汇聚群智。这种政治智慧,让前凉在西晋末年的乱局中保持了相对稳定,也为其后来成为西北割据势力奠定了基础。
历史镜鉴:权力失控的共同逻辑
这段历史中,三个政权的兴衰殊途同归地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权力如何被约束。汉赵因“君权失控+宦官擅权”而崩塌,代国因“继承失控+亲情异化”而分裂,前凉则因“有限度的权力开放”而存续。其中的教训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权力若失去监督,无论掌握在君主、宦官还是权臣手中,都会滋生腐败与暴政;
制度缺失时,亲情、伦理都可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倾听民意、容纳批评,是政权维持活力的最低成本方式。
西晋末年的乱局,本质是“无序权力”对社会秩序的摧毁。而历史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看清:什么样的政治逻辑会导致毁灭,什么样的选择才能走向稳定。
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为了青青草原的特色羊肉火锅,洛远踏上了征服诸天万界的道路秦时明月,他救下胡夫人和胡美人,收嬴政为徒打造史上最强秦始皇斗罗大陆,他帮小舞化形,击杀千道流统治武魂殿斗破苍穹,他帮助美杜莎姐妹带领蛇人族走出塔戈尔沙漠,帮古薰儿复仇秒杀古元制霸斗气大陆画江湖之不良人,他忽悠李星...
...
简介穷小子杨凡因祸得福,脑海中多出一部神奇手机,命运由此改变,医术风水无所不能,种植养殖样样精通,脚踩恶霸,拳打奸商,俘获美人心,从此纵横乡村都市。...
本书简介种田宠文商战空间双强腹黑,1 无忧很郁闷,因为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假货,被一个天大机缘砸中 穿越就穿越!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小萝莉一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摊上几个极品亲戚,每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些窝囊气。 幸好家里的人都是好的。温柔的母亲,儒雅的父亲,聪慧的大哥,英勇的二哥,精明的三哥,坚强的四姐,可爱包子小哥,外加小萝莉女主一枚,顺便附赠一枚药田空间。看一家大小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打造一片盛世田园,创造一个悠然居。 P这是一个乡村姑娘步步蜕变的华丽成长史。 女主身世成谜,坚强勇敢。 男主腹黑美型,绝对强大。 男配个个不简单,女配绝对是炮灰。...
...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