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第1页)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

熹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第一天命之谓性

天命①之谓性②,率性之谓道③,修④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⑤,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⑥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⑨中和,天地位⑩焉,万物育焉。

【注释】

①天命:天所赋予者

②性:理也。

③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路也。

④修:治也。

⑤睹:见也。

⑥见:现也。

⑦和:无所乖戾也。

⑧大本:道之本体也。

⑨致:推而极之也。

⑩位:安其所也。

育:遂其生也。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气禀,叫做本性,人人依照本性做事,叫做正道;要人人修治这正道,叫做教化。道是不能有一刻离开身心的,如果可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有德的君子要戒饬要谨慎在众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要畏惧在众人所听不到的地方。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现露的;细得看不见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所以一个有德的君子,最谨慎小心的时候,是独居的时候。

喜、怒、哀、乐这四种情感,当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在心上一点没有偏向,便叫做中;发出来如果都合宜,便叫做和。中,是天下事事物物的大本;和,是天下事事物物的共通大路。如果能完全做到中和的地步,天地间的一切也安排得得当,万物也都顺遂地生长发育了。

(右,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

,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①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意。)【注释】

①杨氏:名时,字中立。末将乐人。晚隐龟山,称龟山先生,看中庸解一卷。

【译文】

这是子思说明传授中庸的意思,用它来写成此书,开头就阐明道的根本和起源是出于天而不可改变的,这道的本体实在具备于自己不可能有一刻的离开,其次是讲明存养和省察的大要,最后说明了圣和神的功效和感化的终极。用意是要求学的人,反而求之本身,而自得之于心,除去那由外面引诱而起的私心,充实那本然的天性,杨时所说的中庸全篇纲要,就是这一章。以下的十章,都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终结这一章的意义。

第二君子中庸

仲尼①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②;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③。”

【注释】

①仲尼:孔子也。

②时中:随时以处中也。

③无忌惮:无所畏惧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完全依照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完全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能合乎中庸,就是能随时处在正中无过无不及;小人的违反中庸,是由于小人胆大妄为心中无所忌惮的缘故。”

第三中庸其至矣乎

子曰:“中庸其至①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解】

热门小说推荐
退亲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

退亲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

九皇叔,他们说我丑得惊天动地配不上你。揍他!九皇叔,他们说我行为粗鲁不懂礼仪还食量惊人。吃他家大米了吗?九皇叔,她们羡慕我妒忌我还想杀了我。九王爷一怒为红颜本王的女人,谁敢动!一不小心入了九皇叔怀,不想,从此开挂,攀上人生巅峰!...

异世穿越帝国

异世穿越帝国

易星辰得到一幅画,画中竟隐藏着一位异世亡国之君的神秘印记神秘印记融合,易星辰不仅继承了异世王位,还拥有了穿越两界的空间通道。借助空间通道的便利,易星辰进行两界贸易,带领遗民重新走上复兴国家的道路,最终建立一个横跨两界的傲世帝国。(新书上传,一天稳定两更!)(感谢书友们的关注!您的收藏点击与推荐,就是对...

绝代玄尊

绝代玄尊

一个被人称作傻子的孤儿,竟然是万年之前神界帝尊转世!封天大盾下,群魔乱舞!玄宝携鸾后与十八帝妃,找回三大圣宝,平魔乱,归元一,统一白鸾,重登帝位!面对来自神界灵界冥界人界四界众生对圣宝和神帝之位的觊觎和阻拦,玄宝携五大兵团,扬玄尊大旗,洒男儿热血,平四界之乱,祈万民之福!...

快穿:男主,开挂吗

快穿:男主,开挂吗

很久以后,阿昭和后辈们聊起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我被系统选中,成为男主的外挂,帮助他走上人生巅峰。那后来呢?阿昭点了一根烟,神色沧桑后来啊,我成了男主的老婆。1对1,巨甜不甜你打我!...

最强战兵

最强战兵

世界顶级雇佣军林天厌倦佣兵生活,返回都市,本来准备惬意的享受都市生活,谁料,麻烦接踵而至,一波接着一波,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彻底改变。...

影帝偏要住我家

影帝偏要住我家

电影首映式上,记者看到夏思雨脖子后痕迹这是什么?夏思雨不在意的撩了撩耳畔长发蚊子咬的。回家后,薄言把她按在墙边,声音戏谑而危险蚊子?要再给...

夏央央20岁的生日礼物是男友和闺蜜一起背叛了她她转身就和全城最金贵的男人顾祁琛领了证。从此一路打怪升级,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