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3章 小汤团站唐昊这边(第1页)

莲蓬村也就这么大,给唐昊农场做工的姑婶,大娘,带着孩子们拔完草出来一看。

哦嗬,好香的鸡蛋灌饼!

她们眼睛都瞪大。

做工的张大娘领着10岁的二女儿,7岁的三女儿,5岁的四女儿,边上12岁的大女儿还背着箩筐,箩筐里睡着2岁的大胖小子。

张大娘领着孩子们一闻麦香的香味,立马移不开眼。

老人孩子最爱吃面食,吃着暄软易消化,非常好嚼。她男人进城打工,她在老家天天下地,农活繁忙,有时候忙不急烧饭,只能买上5罐八宝粥,给孩子们一人一罐垫垫肚子。

每个孩子都能吃得狼吞虎咽,她自己和2岁的小儿子凑合喝一罐。

一罐八宝粥,对于城里人来说没几个钱,但对于她们农村下地的农妇,一罐八宝粥三块钱,5罐也得花上15块钱,只能偶尔奢侈一下。

哪怕她买哇恰恰的山寨八宝粥,5罐也得12块。每天12块对于不富裕的务农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张大娘每天会和面发个面,下地回来刚好蒸上一笼馍馍,和孩子们加点咸菜,蒸一小段腊肠,分着热气腾腾的大馍馍吃。

现在,她闻着好香的鸡蛋灌饼味道,又恰好看见那么小的两个小闺女,和她四闺女一般大,坐在电动三轮车边上吃饭,带娃的张大娘立马对伙食起了浓厚兴趣。

“唐老板,做啥子哟。”

唐昊看见张大娘给农场拔完草,招呼道。

“来来,张姐,李嫂,坐下来一起吃。”

“不要钱,就当团建。”

姑嫂,大娘们,都是他雇来的农场员工,在农场顶着烈日里忙活了一早上。而且他没雇小孩,带娃的大娘,嫂子们拖家带口,将家里没人看管的孩子也带出来下地。

都是懂事的女娃,和小弟的组合,女娃体恤母亲,也会学着母亲的样,像模像样除草,施肥,也是一份劳动力。

唐昊不会吝啬一顿早饭,就当是请女娃们的辛苦餐。

张大娘和李嫂笑得满脸堆起褶皱,还有点不敢相信有这种好事。她们刚开始还放不开,但和唐昊攀谈几句后,发现唐昊很好说话,接地气,和城里小老板完全不同,拿菜的手也大胆起来。

王伟一边和面,一边看着小桌边全围满了乡亲,小孩,有点胆颤心惊地给唐昊挤挤眼睛,无声动了动嘴型。

那嘴型像是在说:哥,你胆真肥!

你不知道烧大席上,用塑料袋装猪肘子的就是这批大娘么!

王伟作为半个莲蓬村当地人,对莲蓬村的风俗了如指掌。要说莲花村的乡亲,还知道等主家吃差不多了,客家再用塑料袋打包,那莲蓬村的乡亲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家客家一起比拼手速,看谁的动作快。

有时候客家的大娘动作飞快,被主家恶狠狠瞪眼白,还瞧瞧天,瞧瞧地,假装看不见。

还有哺着奶娃的妇女,生怕错过大席,直接抱着嗷嗷待哺的奶娃上桌,一边和邻桌的大娘谈笑风生,一边直爽地拉开衣服甩开直接奶娃。

民风之彪悍,难怪叫城里创业小老板赔本打碎了牙,也要低价转卖农场跑路。

唐昊一边煎着面皮,用筷子戳开面皮一个小孔“哗”将蛋液灌进去,笑道。

“没事儿,请员工吃饭,应该的。”

张大娘激动地盯着一块块切好的鸡蛋灌饼,还特地多要了2份里脊肉卷进去,又加满了甜面酱。

“唐老板,再多给我做几份呗,我好带回去给我妯娌尝尝。”

她不说还好,一说王伟眼白都能翻到天上去。

热门小说推荐
锦乡里

锦乡里

皇孙陆瞻前世与乡野出身的妻子奉旨成婚,一辈子貌合神离,至死相敬如冰。重生回来他松了口气,并决意从根源上斩断这段孽缘。不想等到一切如愿,他却忽然发现他前妻不,他妻子,他媳妇儿,孩他娘!不但也在一直像避瘟神似的避着他,而且还在他处心积虑揭破敌人阴谋且累得像条狗的时候,却把她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在村里遛着狗,赏...

大富翁

大富翁

忙碌与悠闲,贫困与富裕,你的选择是什么?...

神国之上

神国之上

这是我的剑,也是我的棺。十六岁那年,宁长久白衣悬剑,如是说道。...

龙门战神

龙门战神

我低调,不是让你们以为我好欺负的!家族的仇,我亲自来,一个人,也跑不掉!...

上门赘婿

上门赘婿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数码暴君

数码暴君

这里是蛮荒的世界,这里是太古的战场!神明高居星空王座,燃烧军团杀声震天!看我…一拳撕裂天空,一脚踏碎大地!狐仙,你确定你说的是数码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