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二七章 到济宁(第1页)

在朱由校看来,生活在孔子老家的附近,那应该会被孔家人好生的照顾。

毕竟在孔子的思想之中,无论是仁,还是有教无类,那都应该能让周围的人得到很好的生活,甚至围绕着曲阜形成一个文教胜地。这里可能是读书人最多的地方,是国家科举比较兴旺的地方。

可事实却不是这个样,而是恰恰相反。山东百姓的生活很差,山东的读书人也没有那么有名。

孔子的有教无类早就被孔家人给扔到一边去了,何况孔家人自己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如果让他们去读书,让他们去科举,恐怕干的还不如普通的百姓。

藩王吃干饭不干事,被视为国家蛀虫。这一点朱由校也承认。

但是孔家也一样不干事,一样干的和藩王一样的事情,同样应该也是国家蛀虫。

甚至在朱由校看来,衍圣公府的危害更大。原因也很简单,这家是当牌位供着的,说话有人听,而藩王的话可不一定有人听。

这一次自己到山东来,为的就是眼前的衍圣公府。想要在思想上有所作为,这座大山就不能不搬开。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便去了灾民所在的德州北城,给灾民带去了圣旨,同时露露脸,把带来的粮食发下去,颁布了赈灾的圣旨,同时告诉灾民,自己这个皇帝在,而且也会留下官员看着。

如果他们有什么冤屈,或者地方官员赈灾不利,他们可以到皇帝留下来的官员那里去告状,那些监督的官员会把事情告诉自己。

灾民的反应很激烈,叩谢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这其实是早就安排好的。自己到来的消息昨天就已经透出去了,干这个事的就是德州知府刘茂。

为了让灾民能够真心实意的发出欢呼,刘茂把皇帝的政策让衙役抬着大锣在灾民之中来回说了好几次,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朱由校一点也不意外。

对于刘茂的做法,朱由校自然没说什么,打心眼里也不反感。原因很简单,这是在为自己这个皇帝进行宣传,为自己的政策进行宣传,是好事情。

朱由校不可能自己走下去宣传,更不可能到灾民中间去,所以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在这个没有媒体报道的年代,在这个百姓都不怎么识字的年代,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

朱由校相信很快就能扩散出去。毕竟读书人也来了不少,还给朱由校写了不少拍马屁的文章。

同时德州的士绅也来了,跟着一起捐了一些粮食和物品,拍了一下自己这个皇帝的马屁,彰显了一下德州的文教。

对于这些人的行为,朱由校还是给予肯定的,当然,也仅此而已。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朱由校便上了船,继续南下。

这一次朱由校的目标就是济州府,也是这一次地震的中心。

济宁府,以济水得名。济宁济宁,便是济水安宁之意。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这首诗便是形容济水的。有了京杭运河之后,济州府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算得上是南北航运的要地。

北宋以后,济水畅通,漕运大兴,设在巨野的济州就成了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施耐庵《水浒传》中所说的济州,就是今天的巨野县城。港汊纵横、莲苇绵蔓、水天一色、地势险要的大野泽历来是农民起义聚众起事的地方。

朱由校站在船头上,眺望着两岸的水色,心情却变得凝重了起来,没了出京时的悠闲,也没有了在德州之时的紧迫。

打定主意要做的事情,那就必定要做到。

徐光启来到朱由校的身后,轻声的说道:“陛下,天要凉了,是不是进船舱去?别染了风寒。”

热门小说推荐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道家我种下一颗种子,剩下的就跟我没有关系了。挑完事就跑,这才是我的正确打开方式。...

替身退场,京圈大佬急疯了

替身退场,京圈大佬急疯了

沈家太子爷对女人出了名的挑剔,向暖却靠着那张和他白月光三分相似的脸成功被挑中。她扮演着乖巧懂事天真懵懂的小白花,尽心尽力的做好替身的职责。沈宴时对她也大方,她跟他这两年得了不少好资源,让她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龙套,被捧成了小有名气的二线女明星。直到白月光本人回来,向暖乖巧自觉的提了分手,沈宴时无所谓的放她离开随你...

一术镇天

一术镇天

传闻之中,九天之上,通天仙路,无上仙门,一踏而过,便可永生。然而修仙者为求永生,前赴后继,为何又成为苍天眼中的毒瘤?人有法术,仙有仙术,天亦有天术。天术镇压一切,乃万术之祖,世间万法莫不始于天术。苏夜,一个穿越而来差点被当做祭品献祭给九天仙神的卑微生灵,又将怎样踏遍万仙,一破仙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术镇天还不错...

风水宗师

风水宗师

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给人看风水却始终不肯教我这套本事,直到他去世后我才拿着他留下的书自学了这套东西,学会之后我才发现了爷爷不肯教我的真正原因...

重生在过去那年

重生在过去那年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