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零九章 报纸(第1页)

在宋代印刷术流行开来以后,报纸的印刷就没有技术问题。

报纸之所以在古代没有流传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朝廷对舆论的控制,一个是成本问题。

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对国家大事是没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普通百姓也根本不会去关心所谓的国家大事。

真正想要发声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官员们。而朝廷缺乏对这方面的管理能力,所以干脆执行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策略。

皇帝不允许,而儒家思想的愚民政策,更是不会允许普通百姓开启民智。

他们苦读经书,为的就是以后当官,然后成为人上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百姓随便知道,并且说三道四吗?

实际上,明朝的邸报已经发展的非常普及,只不过,这种邸报只能在官员之间传递,最多一些秀才和举人,能在县衙看到朝廷的邸报。

皇帝和官员都不支持,就别想普通人能随便了解国家大事。

后世的东林党弄出了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

这个对联在后世具有不忘国家安危的褒义,但是实际上,这幅对联原本是失意的东林党们对朝廷的控诉和不满才出现的。

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忧国忧民,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另一个原因很现实,那就是成本。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报纸是没有广告的。报纸的成本高昂,卖贵了却没有人买,如何持续的下去?

要知道,如今的物资紧张,造纸大部分是手工作坊,纸张成本高的惊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的一个馒头一个铜子,一个肉包子两个铜子,但是印刷一本五万字的书,成本就一两百文,售价还要增加五成以上,因为运输成本也很高。

后世一张4开的报纸,纸张成本几分钱,但是在这个时代,纸张成本占据了报纸成本的八成以上,够不少人下一顿馆子了。

更别说还有印刷和油墨,包括运输等人力成本。

不要说印制多张报纸了,一次只发行一张4开的报纸,不算运输,纸张和印刷,人工成本都超过了二十文。

一张报纸的成本,够老百姓吃三天饭了,谁买得起?

何况,大部分老百姓还不识字。

所以在了解这些以后,朱瞻基也就熄了办报纸的想法。

但是在朱棣出征了之后,朱瞻基逐渐控制了全局,现在他就需要一个喉舌为自己发声。

邸报虽然有用,但是仅仅邸报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广泛的影响力。

比如说山东粮食贪腐,官员阳奉阴违地针对移民政策,就是朝廷和老百姓之间脱节的关系。

像后世一样,朝廷有什么动静,老百姓就能知道,那么还有那个官员敢阳奉阴违?

如今的朝廷势力虽然被朱瞻基控制,但是这种控制还很薄弱。

或者说,整个封建时代,皇帝对整个天下势力的控制都很薄弱。

名义上皇帝是掌管天下,但是一个皇帝真正能管的,最多也就一个地方,那就是皇宫。

除了皇宫之外,封建时代的皇帝需要控制好三个系统,才能保证政令的实施,政权的稳固。

一个是皇家直管系统,在大明来说,这里面包括了內监和锦衣卫,还有各京卫。

这是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的基础,没有这个系统的稳固,也就没有其他两个系统的稳定。

第二个当然就是政令系统,这个一个皇帝权威的体现,任何施政方针,都需要通过这个系统来体现。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就需要第三个系统,也就是军队系统来制约。

军队制约文官,文官制约內监,內监又制约武将。

在明初的这个时期,前几任皇帝就是通过这种平衡来维持平衡,让皇帝的权威得到最大的体现。

但是,这种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制约,这就主要看皇帝的手腕如何。

朱瞻基如果只是想要保持稳定,那么他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维护好三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就好了。

但是他想改革,他想要让军队对外征伐,想要文官们依靠专业治国,想要內监和直属系统形成更严密的监控。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搭档是财神

我的搭档是财神

穷困潦倒的宋谦,意外被财神选中做搭档,从此替他在人间散财。每天十万百万还可以低调,每天十亿百亿,就真头疼该怎么散了。哎那谁,给你一个亿怎么样?要是觉得多,打个八折八千万也行啊书友群471729321...

我有一个熟练度面板

我有一个熟练度面板

三年又三年,三年的时间别人家的穿越者早已经称皇称帝,成为大佬中的大佬。然而,穿越三年,带着个能看不能加的破烂熟练度面板的张清元,还只是云水宗数万外门弟子当中的一个小透明。别再吐槽排版了,已发章节无法修改,大概快到上架的时候就正常化了。群号码1061654652,行为金融作品群。...

神都猛虎

神都猛虎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道家我种下一颗种子,剩下的就跟我没有关系了。挑完事就跑,这才是我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斗帝尊

北斗帝尊

脚踏天地玄黄,拳碎宇宙洪荒任凭天崩地裂,只为一世辉煌!魂转千回心不死,身遭万劫意难灭我只想顶天立地的活着...

官运红途

官运红途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的淫威所敬佩。在一次下乡途中,市里某位领导认出了吴一楠,自此以后,吴一楠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