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2页)

“小姐!”

王郡与两名侍女受到优待,此时被解开绳索,但三名侍卫则还被五花大绑的捆放在潮湿的泥地上,其中一人还以为王珺心直口快,无意间泄漏楚州的核心机密,出声提醒道。

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楚州会用什么计策拿下金陵城,但平时见惯小姐跟家主斗智斗勇,也知道小姐最能明白家主会建议信王做怎样的选择,忍不住提醒她在韩谦面前要守口如瓶,不要轻易说漏楚州的机密。

王珺伸手捂住檀唇,歉意的朝被绑住的侍卫看了一眼,俄尔又自言自语似的解释说道:“韩大人强袭丹阳,又弃之不守,转而守茅山,实际上早已经看破我爹爹的计谋,应该不能算是我说漏嘴。”

这时候信昌侯李普才琢磨出些别样的意味来,盯着王珺,讶然问道:“你父亲要用围城之策?围什么,围困金陵吗?”

“韩谦没跟你们解释他为什么夺丹阳而不守?”王珺还不知道此时的李普其实已经被韩谦夺兵权,只是看到他们心平气和的站在一起,还以为桃坞集兵户残部凌晨时突袭丹阳,是韩谦与他商议后所行之事,颇为讶异的反问道。

“你莫要问他,李侯爷此时甚至都没有想明白楚州军为何要将他赶到延陵一带就粮,他还幻想着有机会率四五万老弱妇孺撤往东面的太湖之畔就粮呢!”韩谦冷淡的说道。

韩谦与王珺将这两个关键点捅破,信昌侯李普再迟钝,这时候也能想明白王文谦的围城之策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他呆呆的站在那里,手脚一片冰凉:

围城,就是围金陵城!

楚州军主力渡江南下,但要面对同时渡江南下的寿州军精锐,担心与寿州军恶战会两败俱伤,会便宜了为金陵形势暗中积极筹备数月的岳阳。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楚州军不敢仓促决战,只能集中兵力先与寿州军精锐于赤山湖南北岸对峙,这时候将他所率领的三千残兵及四五万老弱妇孺往茅山、延陵一线驱赶,则能完成他们所需要的、从东面封锁金陵的部署。

王文谦如此作为,除了用他不成威胁的四五万老弱妇孺,消耗江乘、丹阳一带的存粮,更是要用他们封锁江南东道粮秣经溧阳、丹阳南部通道进入金陵的通道。

金陵每年耗粮六七百万石,十之八九都来自江南东道的鱼米丰产诸州。

完成这一步,楚州军与寿州军对峙的时间越长,形势便会对楚州越为有利。

楚州军本身就更擅于野战,而等到金陵及周边属县缺粮日益严重,民众躁腾,寿州军在金陵立足的根基浮动,便更难以在野战中获胜。

占据优势及主动,楚州却可以从容不迫的收获江南东道诸州的归附与效忠,可以源源不断从江南东道诸州征调钱粮与兵源,最终拖延寿州军最虚弱时一击毙之。

说到底他从头到尾都是王文谦所利用来谋定全局的棋子?

当然,王文谦如此作为,还有一层用意,就是要激化岳阳与润湖等州地方势力的矛盾。

楚州军主力渡江南下,五万兵马每月要从地方征粮秣六七万石,地方势力心里多半不敢憎恨楚州,但他们三千残兵、四五万老弱妇孺每个月却也要征用规模相当的粮谷,向来只敢捏软柿子的地方势力会作何想?

是不是从心理自然就倾向归附于楚州,而视岳阳为仇寇?

想到自己从头到尾都落入王文谦的算计,最后还要一个黄毛丫头来点破,李普真是恨不得现在就挖个坑,将自己埋进去。

李普此刻遍体生寒,除了为王文谦的深沉算计外,更令他暗暗心惊的则是身在叙州却能轻易看穿王文谦算计的韩谦。

至于韩谦事前在茅山之中暗藏兵甲、粮谷,他反倒没有王珺想得那么深,仅仅认为这是性情多疑的韩谦狡兔三窟罢了。

当然,他心里还有一点困惑不解,只是没有脸问出来,就是韩谦夺丹阳而不守,最后却带着三千残兵、近五万妇孺跑过来守茅山的用意……

热门小说推荐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整整三天,他强势索取,她默默承受。他滚热的气息洒在她耳际记着你是我的女人!永远都只能是我的玩物!他用最残忍的方法折磨她,也用最甜蜜的方式宠爱她。她以...

超凡神眼

超凡神眼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

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

身在灵气复苏的武道时代,却拥有了去往修仙世界的能力!苦于没有习武资质的方正表示不练武了。我修仙!!!什么?修仙世界已近末法,灵气稀缺?天材地宝匮乏?能自如穿梭两界的方正表示,我们这旮沓刚灵气复苏,一切都不是问题。反派救命,有人作弊啊,修仙的欺负我们练武的,还有没有天理了?PS已有精品作品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我是赘婿

我是赘婿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官运红途

官运红途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的淫威所敬佩。在一次下乡途中,市里某位领导认出了吴一楠,自此以后,吴一楠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