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考场风波(第1页)

府学主院的大钟每一时辰敲响三下,提醒号房里的童生们时间过去了多少。

酉时的钟声敲响时,白鹤明已经做完了所有题目,将答案在长长的纸张上誊抄了大半。

院试第一场共有三道题目,最简单的是默写题,要求考试的童生准确默写出翌朝官方颁布的《圣言博训》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圣言博训》包含了常见的朝廷政令与思想道德规范,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思政题。

原主考了十几年秀才,《圣言博训》背的滚瓜烂熟,白鹤明在这方面没有下太大功夫准备,看了眼题目要求就行云流水般默写完了。

第二道题是写诗,科举考试作诗的传统由来已久,被称为“试帖诗”

,会给出固定的诗题和韵脚,限五言八韵,因为对格式的要求非常严苛,所以大多试帖诗都写的很死板,只是为了考察一下童生的文学素养和诗歌创作能力。

不过上千年科举史中人才辈出,也有少数堪称精品佳作的试帖诗出现,比如唐玄宗天宝年间钱起的那句千古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就是参加省试时所作。

翌朝科考对诗歌的看中远不及遥远的诗意大唐,白鹤明在作诗上也没有太强的天赋,凑了一首韵脚严整、扣题融洽的诗抄在了答卷上。

最后一题根据四书五经中的某个句子做文章才是整张考卷最关键、评卷人最看中的地方,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八股文”

八股文开篇先破题、承题、起讲、入题,然后再写主体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一部分都有严格的格式和内容要求,错一点就会被直接罢黜,成了折磨了科举考生数百年的噩梦。

但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有能力,就算是写一样格式的八股文,也不乏写的言之有物、精彩绝妙之辈,现代流传下来的状元卷里的文章,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迂腐八股文”

能形容的。

本届苏州府院试初试的文章题目取自《孟子》,“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句话表面上讲的是读书和知人论世之间的关系——只是读一个古人的文章和诗作,无法了解他真正的为人,还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这样才能和他成为朋友。

但这道题出在科举考试中,往深了想,命题官的本意是让考生们明白古人古书中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现在,做学问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只看圣人之言的表面,要结合环境去思考圣人为什么会这么说,抓住问题的本质,才算是学透彻了。

所以整篇文章,要围绕一个“时”

字来写,所有理论和经验都要讲究在当下的作用。

但也不能太过偏激,说圣人的有些话放到现在不适用了——要是不适用了,那整个翌朝那么多读书人到底在读什么,朝廷用四书五经出题选官难道是错的?必然不能!

圣人是永远没错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些人学术不精没理解透彻他的意思,才让圣人的道理偏了,所以当代学子必须自勉,将圣人的教诲结合现实发扬光大。

白鹤明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典故新解,一个是古今对照,一个是自己的“亲身所闻”

热门小说推荐
锦乡里

锦乡里

皇孙陆瞻前世与乡野出身的妻子奉旨成婚,一辈子貌合神离,至死相敬如冰。重生回来他松了口气,并决意从根源上斩断这段孽缘。不想等到一切如愿,他却忽然发现他前妻不,他妻子,他媳妇儿,孩他娘!不但也在一直像避瘟神似的避着他,而且还在他处心积虑揭破敌人阴谋且累得像条狗的时候,却把她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在村里遛着狗,赏...

大富翁

大富翁

忙碌与悠闲,贫困与富裕,你的选择是什么?...

神国之上

神国之上

这是我的剑,也是我的棺。十六岁那年,宁长久白衣悬剑,如是说道。...

龙门战神

龙门战神

我低调,不是让你们以为我好欺负的!家族的仇,我亲自来,一个人,也跑不掉!...

上门赘婿

上门赘婿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数码暴君

数码暴君

这里是蛮荒的世界,这里是太古的战场!神明高居星空王座,燃烧军团杀声震天!看我…一拳撕裂天空,一脚踏碎大地!狐仙,你确定你说的是数码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