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家庄园。
后堂,朱嘉氏把朱万简和刘管家叫来,商议一件关系到整个朱家的大事,那就是迎接将要回安陆的长子朱万宏。
“……信上说头六天,已从京师出发南下,预计再有个十天左右,就会抵达安陆,到时家里会派人去官道迎接,要应付好锦衣卫陪同前来的那些人……话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如果最后一步路行差踏错,谁做了错事,老身绝不轻饶。”
朱嘉氏很怕临门一脚,大儿子又被锦衣卫的人带回京城。
这次说是朱万宏回安陆来接朱明善的班,可问题是朱万宏是被锦衣卫的人“护送”回来,命运掌控在锦衣卫高层手里。
作为锦衣卫世家,朱家上下可不敢与锦衣卫指挥使钱宁这样大佬正面相斗。
朱万简面色不善:“听娘意思,是觉得我会坏事?”
朱嘉氏冷笑:“你这半生,坏的事还少吗?”
朱万简自然不爱听,怒视刘管家一眼,把头别到一旁不再说话。
“老三媳妇那边,最近可有动静?”
朱嘉氏把正事说完,顺带问了一下朱娘的动向。
家里把朱万功的田宅拿回来后,朱万简已懒得管在外漂泊的朱娘一家,本身他也不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所以听到老娘的问题也不作答。
刘管家回道:“听说三夫人最近招人开工坊,忙里忙外,已招募到一批工匠。”
朱万简一听来劲了,冷笑不已:“就说那女人藏有私房钱吧?这下倒好,她居然又做起生意来了,这分明是要另打锣鼓另开灶,小心被人欺压到头上来了。”
朱嘉氏没好气地喝斥:“你说说看,她究竟欺压到谁头上了?”
老太太有些生气,这种没根据危言耸听的话,大概只有这没脑子的儿子才能说得出口。
“本来就没打算赶尽杀绝,他们母子几个留一点生活用度怎么了?不想却是烂泥扶不上墙,一点都不安于现状……这都走投无路了还敢抛头露面做营生?对了,她开的是什么工坊?”朱嘉氏不屑地道。
一个女人经营米铺,生意好点儿还可以说是街坊邻里给面子,那这开工坊是什么路数?
刘管家道:“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好像是制造陶罐,还有瓷器什么的,听说不断从外地进购砂石回来。”
相比于朱万简的无知,刘管家做事方面很有一套,也颇有分寸,加上这次朱娘复出做生意不像之前晒盐时藏着掖着,给了朱家打探消息的机会和渠道,这会儿才有情报汇报。
这次朱娘之所以明着来,便是想告诉朱家,我们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些,但还是在努力拼搏,以便东山再起。
没有铺面做生意,那就改为经营工坊,做生产的辛苦活,总之要把朱家三房的家业给支撑起来。
“陶器?”
朱嘉氏有些摸不着头脑,揣摩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嘟囔,“她以前做过相关的营生么?谁给她撑门面?”
朱万简道:“娘,这时候应该趁着她没成气候,派人去把她的工坊给砸了,彻底免除后患。”
朱嘉氏面色冷峻,未做表示。
刘管家提醒:“二老爷,三夫人在外做营生,那是打着我们朱家的旗号,即便要给她点颜色瞧瞧,也最好等她的生意有了起色再说……那时大老爷自京城回来,就算接管她的生意都没有问题,何必急于一时呢?”
“你懂个屁?懂不懂什么叫釜底抽薪?”
朱万简很不屑,“之前也说随时都能把老三家的田宅拿回来,可最后花费多大力气?还是……”
朱嘉氏抬手打断儿子的话,声音冰冷:“一个女人出来开工坊,必定血本无归,成不了气候,由着她去吧……眼下要为吾儿回安陆布置好一切,切忌节外生枝,大房那个不争气孙儿,也给我看好喽,他爹不回来,不许他出柴房!”
朱万简一听,幸灾乐祸道:“还是娘英明。”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苏贝打死也不会想到,临时抓了个司机结婚,抓到的竟然是堂堂陆氏集团的掌权人陆赫霆。 婚后,她带着双胞胎认真工作养家糊口。 丈夫是司机有什么关系?她这...
有人挺着肚子上门挑衅,婆婆在家朝她耀武扬威。唐洛然的婚姻一路磕磕绊绊,最终她递出了一纸离婚协议书。然而,全江城最有权势,同时也身为唐洛然丈夫的傅子琛对她说,我的字典里,没有离婚,唯有丧偶!丧偶?于是隔日,一条新闻消息传遍江城地产大鳄傅子琛妻子,唐氏千金唐洛然疑因抑郁选择轻生傅子琛从没有想过,五年前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的女人,在五年之后,竟然选择用这样偏激的方式逼他离婚!...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简介穷小子杨凡因祸得福,脑海中多出一部神奇手机,命运由此改变,医术风水无所不能,种植养殖样样精通,脚踩恶霸,拳打奸商,俘获美人心,从此纵横乡村都市。...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