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十三面,我们看三,观心无常。
这个四念处,它的本法是四谛法。四谛法里面有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里面的“修道”,道法,开出来有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念处。所以,整个四谛法门等于是,只要你要修出离道的,必修的。那么四念处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不净跟苦,这两种智慧是对治爱烦恼,贪爱的烦恼,对治我们身心世界的贪爱;另一个是无常、无我,这是对治见烦恼,就是我见的颠倒——我们老是想要去掌控,这种主宰性、这种我执的颠倒。
前面的不净、苦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三个,“观心无常”,就是对治我见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从四念处观心无常的本法来看,我们先看第二句话。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我们的心要打妄想,它有两个重点: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是所分别的境。我们的妄想叫做生灭心,它是要有外境的刺激才会有的,所以,离开了外境它是不能存在的。它不能单独存在,不像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可以不需要外境,它能够离一切相,而单独地生起了别的功能。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众生不必要现前。但是凡夫的妄想一定要有所缘境,说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凡夫的打妄想一定要有外境,外境拿掉了,这个心就觅之了不可得了。可见得这个妄想是因外境而有的,所以你没有真实体性,叫“离尘无体”,离开外境没有真实体性。这第一个。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这说到我们众生的毛病了。我们凡夫,尤其是那种成功人士,他往往有一种错觉,就是我为什么成功呢?因为我对我的事业,我打很多妄想,我比一般人用心。我操碎了心,我今天才会成功。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会成功,跟你打妄想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有福报力,你知道吗?你不用这么操心,你也会成功,你懂吗?操心的人多了去了,少数人成功嘛,是吧?所以我们凡夫总是觉得,我什么事都得操心,这个事情才会变好。我跟你讲实在话,这个事情会变好,你操心也没有用。它本来就变好,它就是变好;它本来会变不好,也跟你的操心没关系。所以我们操心叫做白操心。“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可能刚好是因为你操心,这个事情本来就会成功,刚好让你碰上了,所以你认为你的操心让它成功。其实不对,你是白操心了,你不操心它也会成功。这个地方有一种无我的意思了。其实无常跟无我它们两个是混着说的,就是打妄想是多余的。这是从空间上来说。
从时间上来看,“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蕅益大师常说的。为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呢?因为“未生无潜处”。你看你那个操心的心,外境没有生起之前它在哪里?你正操心的时候,“正生无住处”,这个心在活动,它住在哪里?它也不在身体里面,也不在外面,但是它就是在操心,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事情过了,那个心也不可得。所以过去也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未来也不可得,它就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没有真实体性。
所以,它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的东西。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这个念头就是刹那刹那生灭,因为很相续,所以我们把它当真实。
如果我们今天操作只有一路在权法上,用无常、无我来观这一念心,那后果不堪设想。那你会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心识活动通通是多余的。我们从权法来看就是这样。但是你看大乘佛法,看净土宗,它不是这个概念。净土宗要欣求极乐,它是要有心识的。你要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要作莲花观,要作正报观、依报观。诸位!一个人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是不会往生的。对陌生的东西,《法华经》讲很清楚,《法华经》的假观第一个是什么?“如是相”。极乐世界的相状在你的心中没有生起,表示你跟极乐世界没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你连因地都没有,你结果也没有。就极乐世界跟你完全没有因缘,就这么回事。有些人念佛,他只跟阿弥陀佛结缘,他不跟净土结缘的。这很奇怪,好像他只想念佛不想往生。佛陀讲得很清楚,念佛是修皈依,往生要欣厌二门,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的前提,请你把极乐世界的相状在心中不断地观想,那个相是一个开关。没有相,它就不能创造潜在的功能,外在的因果。
那怎么样能够保持中道,能够有所放弃、有所追求呢?来看第一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在面对妄想的时候,首先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妄想是一念的真如本性(一念心性、真实的心性)一念的妄动,然后产生一种攀缘的心,这个攀缘心慢慢累积形成一团就变成妄想。所以它的本质是真如,它不能断灭。你看有很多人他不学《法华经》,他就是什么都不想,很多人不用第六意识的。他们会认为,第六意识是众惑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第六意识,我跟大家讲,它是众妙之门,“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你修六度,你也要去思惟,思惟六度的功德;你往生要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生起好乐。所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知道,你调伏妄想,但是不能破坏真如本性。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破妄而且要显真,就是等于是引导。就好像我们说是黄河泛滥,有人用围堵的方式,我就不让你泛滥,用一道墙把它堵起来。这是不对的。阿罗汉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想受灭,他把第六意识给灭了,叫做灰身泯智。其实,你这个第六意识可好用了,它是众妙之门。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忆佛念佛,都要靠第六意识的,所以叫疏导。就是你把打妄想的心,不要打在娑婆世界,把它引导到极乐世界,叫做忆佛念佛,要疏导。就是佛法说的不要断灭而转变,要转变不要断灭。当然这个地方就必须要实法的帮助。
我们看第四个,观法无我。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我们也是一样,先看权法,就是观法。
这个心所缘的一切的人事地物,都叫做法。这个法是怎么来的呢?外道说是和合,小乘说因缘,其实都是错的,都是戏论。为什么诸法因缘生不对呢?诸位!我们以前刚学佛不是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吗?对不对?那么为什么在法华会上诃责诸法因缘生呢?因为这是方便说。诸法如果因缘生,那这个就是生灭四谛,就是生灭法。
其实,一切法不仅是因缘生,还要加一句,它是“唯心所现”。它是你一念心性受熏以后,受因缘的熏习变现出来。不是只有因缘,还有你一念心性。你那一念心性是根本,因缘、业力只是一个助缘。所以完全讲因缘生是不圆满的。小乘的因缘观跟外道的和合观都是错误的。外道就是在这个和合因缘里面纠缠,而失去了智慧眼,要么就落入断见,要么落入常见。
那怎么办呢?“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其实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还要加一句话,“唯心所现”。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一切法没有主宰性,切莫把十法界的因缘所生法当作本来面目。因缘所生法是所现的东西,就像镜子现出影像,但是那个影像不能代表镜子。镜子是能,影像是所。我们很多人会把影像当成镜子,这是不对的。
所以,必须把理观放进去。说是“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就是这个法,一切法是怎么来的?你怎么就今生变成一个女众的法,他变成一个男众的法,有些人变成诸天的法?因为真如本性的内心具足一切法的本质,而每一个人造业以后,这个业力去熏习我们这念心,就“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你的心变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本来是平等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各造各的业。你过去造了女人的业,所以女人的心态,你的心就把女人的相状给变现出来了。
盛以若与傅兆琛是假偶天成。她图他庇护。他贪她美貌。成年人的游戏取于利益,缠于欲望。三年情断。有人问盛以若,她和傅兆琛是什么感觉?身,心愉悦。有人问傅兆琛,他和盛以若怎么打发时间?日,夜贪欢。你我皆是俗人,应懂得难以启齿的往往不是感觉,而是感情。落魄美艳千金VS霸道矜贵阔少双洁1V1...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离魂随影百度云txt下载舍友是个同性恋,想要我做她女朋友。我拒绝之后,被传言说是个坐台女,我想要找她理论,可是深夜却被侵犯。最后我发现侵犯我的,不是人...
许绒晓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够嫁给欧梓谦是幸还是不幸。她和他的脚步似乎永远都不在一个频率。她爱他时,他不爱她。她拼命讨好时,他厌倦她。终于,她累了,想抽身而退了,他却又缠上来,霸占着她。爱吗?可结婚三年,除了至亲,无一人知道许绒晓是欧梓谦的妻。不爱吗?可她疯了三年,他却不离不弃,每日以挨她一个耳光,换她吃一口饭的方式,把她养的健健康康。哭过,笑过,分过,闹过兜兜转转一圈,他们才终于意识到彼此在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欧梓谦是许绒晓的劫,许绒晓是欧梓谦的命!...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随风新书乱入,从雪鹰开始吞噬诸天!已发,讲的是一个书友穿越到雪鹰世界,重生成了金角巨兽的乱入故事(雪鹰为主世界,中后部为莽荒纪世界),欢迎各位老爷们前往!下面是本书简介…三界缥缈,浩瀚虚空,整个混沌宇宙,注定将因为一个穿越者而改变!漫漫修行路,唯有我一人问道,只为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