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方重勇在纸上继续写道:官府运力,应全力保障军备中的耗材,如弓弩箭矢等物,持续输入凉州,其余则可以暂缓。
这条跟郑叔清的职权关系不大,但肯定可以为他当户部侍郎加分。
方重勇又在纸上继续写道:
河西之绢帛,缺印染、混纺之高端技艺,仅有白绢可与西域胡商互通有无,但市价低廉,远不如粟特锦。
粟特锦者,中国之丝绢,波斯织造而成,售价不菲,畅销长安。
未来可在河西凉州甘州等地,推广安西都护府地域常见的高昌棉,以棉织物代替白丝绢。
民富则国强,河西子民必定拼死效力。
写到这里,方重勇心中一阵感慨。
租庸调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在河西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河西走廊的丝织业被战火破坏后,便永远没有再恢复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是唐代不合理的经济制度扭曲下的产物,一旦这个外力不存在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自然会将其扑灭。
租庸调这种制度,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了。
租庸调要求农户织布,而丝绸制品作为“硬通货”,是可以当成货币使用的。所以河西本地人,无论丝织品有没有市场竞争力,他们都不得不按这个规矩来。
不纺纱,他们拿什么交租呢?显然养蚕纺纱性价比最高啊!
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这些东西,当时制定这个制度的决策者们,没有考虑过。
然而现在残酷的事实却是,河西走廊因为体量有限,再加上外部自然环境恶劣,因此丝织业规模也有限。规模有限,就决定了上限与成长的潜力也有限。
汉代的时候还不明显,凉州丝绸依然小有名气。然而到了唐代,随着纺织业技术的升级,在产业升级中掉队的河西走廊产丝绸,在唐国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
要么,这些丝绸交给官府作为租庸调的一部分;要么,廉价卖给以粟特人为主的西域胡商,这些胡商将河西走廊出产的原始丝织品,送到波斯甚至大食进行二次加工,变成“粟特锦”。
再将粟特锦返销大唐,受到长安权贵们的热烈追捧。
这也是为什么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成为西域胡商们第一个折返点,因为他们要带唐国而来的原料和粗加工产品,返回西域进行“二次深加工”。
这个便是所谓“丝绸之路产丝绸”的说法来源。河西本地之民,在丝绸交易的环节中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
改丝绢为高昌棉,高昌棉布在长安是有竞争力的,河西改丝绢为棉布,乃是时代的呼唤,放松租庸调,调整其中的内容,势在必行。
“反正都是废话,只要圣人看了开心就好。老郑能当官,我就算交差了。”
方重勇嗤笑一声,他写这些的目的,自然不全是为了能让河西百姓过上好日子,最根本的还是让郑叔清升官。
目的决定手段,提建议没问题,你要办法我就给你办法。
至于执行,他一个半大孩子能谈什么执行?
想到这里,方重勇继续在纸上写道:
凉州与甘州虽粮秣满仓,但周边强敌环伺。一旦有风吹草动,农耕无法持续,民夫成了募兵土团,粮秣靡费无算,并非十拿九稳。
可在长安西市设“许可证”之制,西域胡商要运货出城,必须运粮秣到凉州与甘州,以获得许可证。
运粮者,可持证出长安交易,并在凉州与官府交易粮秣后携其他货物出关往西域。不运粮者不予许可证,只可在长安城内交易。
如此,则凉州粮秣不绝,军需无碍。
西域胡商挺闲的,让他们带带货吧,顺便让这些人给吐蕃上上眼药,玩一玩经济封锁什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越平行宇宙,发现这个世界有轮回殿堂,所有人都可进入其中,进行一个个科幻星际武侠神话,魔法巫术的奇妙世界穿越,探索这些未知的奇妙世界,从而获得力量和诸多...
重生的姚瑞雪依旧成了某人的血库,如此,她决定在孙家踩她血上位之前,抢先抱住大腿不被其用,好以报仇虐渣,却不想大腿太粗,不如攻其心直上位。某团长,抱什么...
萧家少主,和武二郎同生共死斗权贵行镖四海,带兄弟结识八方绿林好汉东京梦华,携燕青在汴梁城浅酌小饮北地风云,向完颜阿骨打再去讨酒吃西夏狼烟,与吴玠和西夏军浴血奋战江南烟雨,同方腊教主还要计较一番宋江哥哥,有无数好汉见了你纳拜,可我也有谪仙布衣剑卿铁狮子青鹘子一阵风旱天雷绵里针小白龙等一票兄弟帮衬。你孝义黑三郎天魁星主的及时雨宋江既然要招安,那梁山便由我燕云十八骑面涅郎君的任侠萧唐接手了罢,替天行道那面大旗,我会替你扛下去的。(水浒任侠书友群277318413)...
徐毅获得了一个神通,很普通的法相神通,但他发现,变大变小之间却有无限可能。我有技术,使用神通的技术。...
滴答滴答杂乱不堪的酒桌上,残留的酒水顺着光滑的桌面落在酒桌下横躺着的身体上。感受着喉咙处传来的干涩,陈慕猛地睁开双眼,忍着头痛欲裂的感觉,迷茫的看着周围这个极为陌生的破旧屋子。这是哪讨论群657895679...
他,有一个肤白貌美的气质老婆他,有一身超凡脱俗,技艺超群的医术他,有一个瞧不起他,总说他是窝囊废的丈母娘。他,就是江小北,南川市沈家的超级神医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