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又划拉了一下,把柴胡、黄芩、姜半夏、干姜、甘草划到了一起。
亲眼见过患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看到方子以及用量,这跟昨天与李介宾纯纸上谈兵是两码事儿。
这方子是越看越妙。
桂枝、茯苓、白术,这是五苓散的药物组成。
干姜(生姜)、白芍、茯苓、白术,这是真武汤的。
柴胡、黄芩、姜半夏、干姜、甘草,这是小柴胡汤。
当然,这个方子的主方很清楚,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宋本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原方: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天花粉)、黄芩、牡蛎、甘草。
柴胡、桂枝统调营卫,天花粉止渴,牡蛎消水散结,干姜振奋胃机能,黄芩消炎,因此达到清热、去烦、和表里的目的。
而李介宾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姜半夏、白芍、茯苓、白术。
孟超凡并不知道李介宾的用药之法,有仲景与灵素之别。
但是凭借丰富的知识基础及惊人的洞察力,他敏锐的感觉到了,李介宾用经方的时候,加减药物与旁人不同。
熟读伤寒的人知道,张仲景的方子除了主方之外,其余大都是加减来的,有时候光听名字就知道用的什么药,比如什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什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这是张仲景“随证治之”的体现,对于日本汉方固执的一成不变,是最大的讽刺。
经方也是张仲景加减后得来的,先辨证,确定主方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加减使用,这是一条比较靠谱的思路。
不过有一点,日本汉方做的很厉害,他们偏执的追求经方,在对经方药物的用法上,更接近仲景原意。
比如吉益东洞的《药征》,这本书中记载的中药用法功效与国内教材,以及主流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不是说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角度问题,正如小时候学的一篇语文课文《画杨桃》。
而李介宾看了之后对其大感兴趣,因为这本书中记录的用药之法,可以当做对经方用药之法的解读,这一点如果不是通晓经方又明析时方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孟超凡又划拉了几下方子,反复玩味,随后叹了口气,可惜昨天没有看到服药前的患者,不然肯定更能体会到李介宾的辨证用药思路。
历代医家中,有众多擅长治疗伤寒的大师级人物,但对于太阳少阳并病的误治情况,他们要么说是死症,要么说是危险之症。即便有所论述,也只是用不确定的语气谨慎地提出假设。毕竟连张仲景本人都未曾明确指出应该如何治疗,自然也就没有哪位医者能够确切地说出该怎样去医治这种病症。
然而让孟超凡惊叹的是,李介宾竟然仅仅凭借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子就解决了这些前辈们的难题。
此子。。。。。。。
喜欢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走投无路时,她被一个看似冰冷,实则温情入骨的男人所救。她原以为,他是天上粲然星辰,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直到他单膝跪地,递上手中钻戒我爱你,嫁给我。她才知道,这世上最令人惊喜的爱情,莫过于她暗恋他时,他刚好也深爱着她。…...
世间有少年,从西向东,孤绝而热勇。曾家仇未报,曾默默无闻,却从不言退怯。四面萧索,八面埋伏,他以纵横之气横扫千军。山是山,河是河。苍穹大地,众生之巅。唯有巅峰战神!...
PS上架后每天万字爆发,欢迎收藏。黑暗与诡秘,阴影与不祥。是谁在背后低语呢喃?恐怖复苏,绝望的故事之种于此生根发芽!我从诡秘中醒来,驾驭故事,化身灾劫。...
一朝穿越,她成了玉石商人的痴傻女儿,父亲无辜被杀,她只能寄人篱下,虽然身世凄苦,却难掩耀目的绘画天赋,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虚度余生,怎知半路遇到了他,格格不入的尘世邂逅,命运将她演变成一个遗世独立的旷代逸才,究竟是女扮男装的画师,还是傲立绝世的美人,也许只能从画卷中一探究竟...
不要叫我后妈,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从此她的日子就...
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在位十有七年,九州不全。太宗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取太原,伐契丹,高粱河,驴车梦断。及至靖康赵桓,奋六世之颓靡,翼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