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胡雪岩能在生意场上获得绝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确有他的机遇、运气在起作用。商场上确实特别讲究机会,一个生意人在商场上是否能够获得绝大的成功,要看客观形势是否提供了让他成功的一次性机遇,而具体到一笔生意的运作是否能够成功,也要看机会。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尽可能在合适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再选以合适的方式去办那件可办的事情,我们才有把握办成那件事情。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故事也说明了一次性机遇的重要性:
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千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枝干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兰子者,杂技艺人是也。第一个去宋元君面前献技,表演踩一人多高的高跷,行走如飞,同时还作抛掷七把宝剑的手技,看得君王目瞪口呆,得了厚赏。第二个听说有如此好事,也去献技,却给关了几个月,差点掉了脑袋。两个人技艺或许有高下,但绝不是造成遭遇不同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就在这机遇的一次性中。
宋元君以前没有看过杂技,让他开开眼界,大惊之下会有重赏,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它对任何一个有能力有水平的卖艺人来说,都是一个机遇,都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故事和这里的论述都如此突出机遇的“一次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出于文学描写与抽象论述的技法要求。但即使不用“一次性”这个词,机遇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仅对少数人而存在的,是仅对像胡雪岩一样能够抓住机遇的人而存在的。
在没有机会时创造机遇
机遇常常是有的,它要求我们能够善于发现和把握,同时还需要善于利用和创造。胡雪岩说:“机会要靠大家双手捧出的。”好一个胡大商人,他不但知道机遇对于经商的重要性,而且敢于去创造机遇,让大家努力去捧出机遇来。这就是胡雪岩的独到之处。
那么,胡雪岩是如何创造机遇的呢?一言概之,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创造、挖掘发财的机遇。
有一位种田老农,他凿渠开荒,造好了一片水田,种下水稻。可是当年恰逢水涝,稻田里排水不畅,造成歉收。于是,他请教于胡雪岩,胡雪岩则告诉他:“再种三年水稻,你可有发财之机。”
老农采纳了胡雪岩的意见。第二年,他不改初衷,仍然种水稻,又逢上大水,又是歉收。
第三年同样如此,有人劝他毁掉水田,改种旱地作物。可此人并不搭理。
第四年,碰上了大旱,旱地颗粒无收,而水稻却获得了大丰收。紧接着又是两年大旱,此人连着三年都获得了大丰收。稻谷卖了个好价钱,算下来,三年的丰收抵过了三年涝灾的歉收,还有盈余不少。
在这一例子中,胡雪岩是根据气候的长远变化规律来造就一个发财的机会。
中国古代经商高手、传统商人的“偶像”陶朱公有一个公式:“六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岁在金,穰;水,毁;火,旱”。这就说,金年丰收,水年歉收,火年大旱,水旱丰歉是循环轮转的。
于是,根据这一“水旱轮转”原理,胡雪岩推测:连年涝灾既意味着每一年机遇的损失,但更意味着大机遇的临近,只要水灾之年不饿死,这个老农尽可以静心等候旱年来临水利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借事物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轮回而呈现的某种规律性来创造机遇的技巧,是胡雪岩生意经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古籍《国语·越语》中就记载了当时商人的这种“逆向造机遇”的经验之谈: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后人将这十六个字撷其要,浓缩为八个字,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在长期干旱、土地龟裂之时,可以兴工造船,迎接雨季带来的机遇;盛夏高温、热不可当之时,可以收裘毛皮开设皮革行,迎接暴冷带来的机遇。
掌握了这种以逸待劳造就机遇的技巧,就不怕发现不了机遇,更不怕发现机遇之后又给它逃了。相传范蠡及其“老师”计数还有被司马迁尊为“治生之祖”的白圭,都是以这种技巧而经商致富的。
抢占先机要行动迅速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财源总是跟形势、政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具体的市场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个商人既要看清楚不断变化的时势,又要根据具体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并立即行动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为自己寻找新的财源。
古往今来,很多大富翁都是在别人不明白的新事物中有所发现,在别人不理解的新绎济发展的朦胧期中抢占先机,在社会的法律空白期中锻炼了自己,在新旧事物的交替过程中壮大了自己。
商祖白圭就是这样一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描述是“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就是说,白圭捕捉商机像猛虎扑食、雄鹰捕兔般那么迅速。还有一句古诗说得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商人就是也要有蜻蜓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
谦祥益是瑞蚨祥的竞争老对手,他们争斗的时间最长、面最广、也最激烈。瑞蚨祥是怎样一步步战胜老对手的呢?那就是提前行动。
最初,瑞蚨祥开设在大栅栏这一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而谦祥益则开设在“背街”的廊房头条,地势稍差,为了争取更大的发展,便欲挤进大栅栏。
“虎狼之侧,安容酣睡。”瑞蚨祥知道若让谦祥益挤进来,其优势便会受到威胁,便千方百计从中“作梗”。例如,当谦祥益打算购买大栅栏西段某地基时,瑞蚨祥立即下手开办了“西号”;谦祥益准备买中段地皮,瑞蚨祥便又先行一步,办起一家皮货店。
两家争夺最为激烈的要算争购街中广乐戏院的地皮。虽然这次是谦祥益先行一步,买得了那块地皮。但财大气粗的瑞蚨祥干脆出高价,把广乐戏院门前的地皮买下来。声言若开设其他字号,这条路可免费使用,如开布店,他则要盖房子,将其出路堵死。无奈之下,谦祥益只得作罢。做生意为什么要求动作迅速,要求善于抢占先机?因为动作快就能节约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举个简单的例子,赶集的时候,去得早的人总能将东西卖个好价钱,而临散集的时候就只能贱价卖出了。
胡雪岩涉足房地产业靠得就是动作迅速。有一次,胡雪岩为丝生意在上海逗留,在裕记客栈小歇时,无意中却听到了隔壁房中两个人的一段谈话。这两个人对于洋场情况及上海地产的开发都非常熟悉,他们谈到洋人的城市开发、设计、建设与中国的差异,谈到中国人是常常先做好市面、住了人之后再修路,而这种修路,多半是自发的,顺其自然的,没有谁会特别重视修路这一事情。其中一个人说道:照上海滩的情况看,大马路,二马路,这样开下去,南北方面热闹是看得到的,其实,向西一带,更有可为。眼光远的,趁这时候,不管它芦苇荡、水田尽量买下来,等洋人的路一开到那里,坐在家里等着发大财。
听了隔壁两人的一席谈话,出于商人的职业敏感,胡雪岩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但又苦于自己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马上雇了一辆马车去实地勘察,勘察后,就很快拟出了两个方案:其一,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乘地价便宜,先买下一片,等地价上涨之后再转手赚钱。其二,通过古应春的关系,先摸清洋人开发市面的计划,抢先买下洋人准备修路的地界附近的地皮,这样转眼就可以发财。
胡雪岩凭借这个偶然的机会,眼光盯上了上海的地产生意,发现了一个绝对可以大发其财的财源。此时正值上海开埠,发展在即。虽然太平军挥师东下,但列强各自瓜分利益,清政府也为了借洋人抵挡太平军,彼此联合起来进行“东南互保”,就是保卫大上海,所以上海是唯一未受战火波及的地方。再加上太平军攻势日紧,逃难到上海租界的人越来越多,上海的市场也一天比一天兴旺。这就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房地产开发的高潮,到19世纪初期,上海市地价已由每亩白银几十两涨至二千七百两,其后数年间,上海外滩的地价甚至一度高达每亩三十万两白银之高。像这样赚钱的买卖,比抢银行都来得快!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爷爷去世的时候,轰动全城...
当人类开始踏入星河时代,古老的修行就焕发出来了新的生命力。修行,无论在任何时代永远不会过时。金刚经中,须菩提问释迦牟尼,要成佛,如何降服其心?。一句话,就道尽了修行的真谛,四个字,降服其心。心神通广大,所以孙悟空又叫做心猿。每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尊孙悟空,降服心猿,就可成斗战胜佛。在星河大帝之中,梦入神机为你阐述修行的真谛。...
推荐我的新书恶魔大人,撩上瘾我天生异瞳,出生于七月半,俗称鬼节,出生当日克死母亲,每年的七月半村里必死一人。十岁那年,死去的村民找我索命,为保性命,结冥婚,嫁鬼王,镇阴魂。坟地的鬼火,井中的死婴,邪气的玉镯一件件离奇惊悚的事件在我身边上演。大师扬言我活不过二十,老娘偏偏不信邪。大学毕业,莫名其妙成了清洁‘鬼’公司的一员,莫名其妙被扣上了‘异瞳天师’的殊荣。什么?BOSS让我去捉鬼?...
穿到红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红楼里最尴尬的人。好在自己不是一个人,可丈夫比自己更尴尬,这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