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君子慎言,祸从口出
古人在谈及人生和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多次谈到这样一句话,即:“君子慎言,祸从口出。”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肚里明白就行,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实在没办法,几句扯淡,也就过去了。说话多了,往往会有失误,或者攻击了别人,会成为别人攻讦的口实。
因此,洪应明先生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无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言慎行。即使十句话你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立刻遭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不平之事,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刚强鲁莽者会拍案而起,退一步说,也会心怀不满,大发牢骚。
这似乎是人的本能,但这么做的结果却并不圆满,有时甚至会引来身家之祸。他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祸从口出。
贺若敦是北国的一名大将,立有大功。他自以为功高,看到别人都受到赏赐,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怀不满,公开直率地发表意见,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临死时,他叫来儿子贺若弼道:“我因口舌而死,你要记住啊!”说完,用锥子将儿子的舌头刺出血来,以此告戒他慎口少说。
贺若弼起初还能记住父亲的话,遇事之缄其口。可他做了隋朝的大将军后,随着地位的变化,便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他也像父亲一样,自恃功高,说话没有忌讳,结果被人告状,被捕下狱。隋文帝斥责他道:“我用杨素、高颖为相,你却对人说这两人只配吃干饭,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因此奏请处死他,隋文帝因他立有大功,没有同意,但警告他说:“你这人太自以为是,嫉妒心太强,又喜欢胡言乱语。”把他放了出来。
贺若弼仍然没有吸取教训。有一次,皇太子杨广同他说起朝中几位杰出将领,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良将,他们的优劣如何!”
贺若弼口没遮拦地答道:“杨素是员猛将,但缺少谋略;韩擒虎是员战将,却不会带兵;史万岁是员骑将,别的本领平常。”
杨广问:“那么谁可称之为大将呢?”
贺若弼深深一拜,道:“这就要看殿下您的眼光了。”
他自以为比别人都高明,贬低他人,殊不知这么做,既得罪了同僚,又引起杨广的戒心,对他十分疏远。
最为致命的是他对皇帝也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当年隋文帝率军讨伐陈叔宝时,贺若弼对人说:“江南倒是不难平,可谁知我们这些功臣会否‘飞鸟尽,良弓藏’?”有一年,他随隋炀帝杨广出巡北方,在榆林,好大喜功的杨广设置了一个可坐千人的大帐,来招待少数民族首领。这事原本无可厚非,可贺若弼却在私下里评头论足,说皇帝太奢侈了。这事被人告发后,隋炀帝终于动了杀心。贺若弼因不懂得言语之忍,妄言胡语,终于重踏父亲的覆撤。
不平之鸣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的争辩仅仅从一己私利出发,这样的争辩便成为牢骚而于事无补,这时候明明知道说了不如不说,那么为何不默默无语呢?言多必失,口不择言,必定会给自己带来羞辱。俗语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大辩若讷。心中怀有不满的情绪,不要随便发泄,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言多惹祸;另一方面,也是积蓄力量的手段。
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个幸运的少年天子,由于他的两个哥哥早夭,八岁那年他登上了皇位,号康熙皇帝。
因为年幼,康熙当时还不能亲临朝政,朝政由四名顾命大臣共同管理。但是不久,武将出身的鳌拜自恃有功,独揽朝政,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康熙14岁亲政后,鳌拜继续独揽大权,我行我素。当时大臣苏克萨哈看不惯鳌拜的飞扬拨扈,结果被鳌拜抓了起来。鳌拜对康熙道:“苏克哈萨图谋不轨,我已把他抓了起来,请皇上将他立即正法。”
康熙对鳌拜的做法十分不满,不想处死苏克哈萨,鳌拜竟当场拂袖而去,满朝大臣没人敢吱一声,鳌拜一回到家,竟假传圣旨,传令诛杀了苏克萨哈及其家人,气得康熙暴跳如雷,决心要除掉这个欺君擅权、无法无天的倭臣。但是康熙心里明白,鳌拜掌握着军政大权,亲信党羽遍及朝廷,平时又总是戒备森严,要除掉他决非易事,弄不好,连他这皇帝的宝座也坐不住了。
康熙苦思冥想之后,采用了沉默忍让之计。第二日鳌拜上朝时,康熙不露声色,闭口不提苏克萨哈的事情,仿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争执一样。鳌拜很得意,以为康熙年幼,容易驾驭。没过几天,康熙给鳌拜晋爵位,又加封号,又给鳌拜的儿子加官晋爵,鳌拜心里美滋滋的。康熙采用沉默忍让的方法,稳住了鳌拜,暗地里却挑选了十几个机灵强壮的小太监,在宫内舞刀弄棒,练习摔跤,康熙自己有时也加入了摔跤的行列与小太监们一起取乐。鳌拜进宫奏事,见一群小太监在练习摔跤,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以为是小皇帝在变着法子闹着玩。
表面上,朝廷中一切照旧,康熙对鳌拜依然那样信任;鳌拜还是照样飞扬跋扈,鳌拜渐渐地放松了戒备。康熙见时机成熟,决定向鳌拜动手。
一天,康熙通知鳌拜进宫,有要事商量。鳌拜直奔宫中,却见康熙正和小太监们摔跤玩耍。鳌拜上前,正要和康熙打招呼,只见十几个小太监一拥而上,扯胳膊拉腿将毫无防备的鳌拜掀翻在地。
起初鳌拜还以为康熙和他闹着玩呢,等他觉察出大事不妙意欲反抗时,那十几个小太监早已将他牢牢地制伏,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
就这样,少年康熙凭着过人的智慧,除掉了鳌拜,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
如果当时康熙面对专权的鳌拜,任性地发一通怨气的话,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说不定鳌拜还要了他的命呢。面对鳌拜的恶行,康熙只是明知故昧,一味沉默无语,结果麻痹了对手,暗地里积蓄力量,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可算是糊涂哲学的妙用。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千钧之力,却又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乘。除外虽十缄也不妨。”这是说,保持沉默比许多废话更有益处和涵养。
有一首诗云:“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瞋。简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
如果说一句话而坏风俗,而损名节,而发人阴私,而启人仇怨,那么,这样的话,害处就太大了,离灾祸临头也不远了。这样的话,是断断不可说的。或者,一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深深了解他,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是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多言,可真是闲吃萝卜淡操心了。“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以毁誉加于我,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
唇齿之伤,甚于猛兽之害;刀笔之烈,惨于酷吏之刑。只是一句话罢了,却可以侮辱一个人,并辱其子孙,并辱其祖父,那种伤惨的感情,会积攒数世,不但一般人都会寻机报复,就是天理也不容啊。
糊涂哲学: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即便舌头不是万恶之源,也可以说是招惹是非的东西。本来清清楚楚的事情,一旦舌头参与进来,会立即变得十分复杂。所以,认为,凡是能说清楚的便直言剖白,凡是说不清楚的便保持沉默。
6.装做不知真聪明
如果你能顺利地看透对方的本意,事情是不是就算完了呢?不,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使你得到一种有利武器罢了,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只知道手拿利器乱挥乱舞,不但不能击中别人,相反的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切匆乱用这把容易伤人的利器。
东汉末年,曹操逼得刘备几无立锥之地,又陈兵长江,率百万雄师,迫孙权臣服。东吴抵抗的重任,落在周瑜的肩上。
然而,东吴五六万兵,要和百万雄师对抗,无异螳臂挡车,蚍蜉撼树,不要说进攻,连防守都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再不争取主动,东吴这只鸡蛋肯定被曹操碾碎。周瑜知道北军都是旱鸭子,不善水战,就想先除掉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这两人原是刘表部下归降曹操的,周瑜知道这是一个突破口,却无计可施。
一日,他正在帐中议事,闻报同学蒋干采访,-便笑对诸将说:“曹操的说客到了。”此时灵光一闪,计上心来,吩咐各将领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各将领命而去。
周瑜出迎,一见蒋干便问:“子翼(蒋干的字),隔江来访,是不是来做说客,劝我投降曹操?”
蒋干愕然。但他也是个聪明人,随即答道:“什么?你太多疑了,你我同学一场,离别太久,特来叙旧罢了,干嘛疑我当说客呢?”
周瑜笑答:“闻弦歌而知雅意,在这个紧急关头——”
地球毁灭,人类危急,生死存亡之际,可怕的意外和灾难,永远不知道是哪个先来。唐安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天塌了,有个子高的人去顶,可有一天他发现,他成了那个个子最高的人。...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强力推荐,只爽不虐开学途中,遭遇空难。满载四百人的飞机往龙国中心,坠落而去,全球瞩目,万人祈祷。绝望之际,客机猛然拉升,强行迫降!全国沸腾,世界震惊!但空难仅是开始…10级地震!火山爆发!天降陨石!龙卷风侵袭!灾难接踵而来,蓝星进入灾难纪元。江磊龙舟救援集团正式成立!买飞机,购航母,造飞船…一步一脚印,逐步迈向世界巅峰。若干年后…太阳异常爆发在即,史前洪水再现…全球末日倒计时!末日之际,全球目光投向江磊。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龙舟集团有责任收留国际难民!江磊摇头正色。方舟计划启动,撤离蓝星!全体龙国人优先登船!龙舟龙国人的方舟,我照顾好龙国十几亿人,就是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
创作过13部小说,且通通太监掉了的男人,在现实中,被女读者抓到了!虽然她有妙不可言的催更技能,(和惨不忍睹的逼更手段)但普通作者依然只有0024的概率...
走投无路时,她被一个看似冰冷,实则温情入骨的男人所救。她原以为,他是天上粲然星辰,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直到他单膝跪地,递上手中钻戒我爱你,嫁给我。她才知道,这世上最令人惊喜的爱情,莫过于她暗恋他时,他刚好也深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