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8章 霍韬言官弊(第1页)

消息传开,科道官们闻知此事,便有几道奏疏递了上来。其中一道写道:“江西抚州知府林文沛,自陕西升迁至今不过一年有余,臣查吏部迁转名单,原无此人。臣闻官不常设则事难责成,更调过繁、迁转过骤,皆非治政之道。乞陛下依律办事,勿使成法紊乱。”

字里行间,满是对破格迁转的忧虑。

与此同时,刚被擢升的兵部霍韬也上了一疏,辞谢少詹事兼侍读之命,疏中直言:“迩年官场流弊丛生,官居翰林者不肯外任,任职吏部者不转他曹,升为京堂者不由吏部铨选,人皆以这两处官职为清要之地。以至翰林官不畏陛下,反畏内阁;中外臣工不畏陛下,反畏吏部。百官皆以吏部为趋向,吏部又以内阁为腹心,此风断不可长。”

他在疏中又说:“凡五品以上官员,需循资升至三品,方可迁为外省参政或各部侍郎。六部尚书、侍郎若留京兼师傅等官,或改任参政、布政使;翰林官中,六品以下者均应调往外任历练,待其练达政体,再转回翰林。六部郎中、员外、给事、御史,皆应补授郡守、佥事、参议等职。监司守令中政绩卓着者,即刻擢升卿丞;有文学之才者擢入翰林,即便是举人、岁贡,亦当有擢升翰林、进入部院的机会,不应拘泥于资格限制。”

疏文递入宫中时,暖阁外的日头已过正午,蝉鸣正烈,仿佛在为这朝堂上的议论声添势。

朱厚照览罢奏疏,指尖在疏纸上轻轻敲击,一时之间不知是喜是悲。

霍韬的这份奏本反倒借着辞呈把官场捅了个窟窿——这哪是辞官,分明是借辞任表忠心。。

趁着机会直接向皇帝点明大明官场的一些弊病

翰林官长期不调任地方,吏部官员不转任其他部门,高级京官的升迁不通过吏部程序,导致人们普遍认为“翰林”和“吏部官”是最清贵、最重要的职位。

这种固化使得官员敬畏关系网而非皇权——翰林官不敬畏皇帝,反而敬畏内阁;朝廷内外官员不敬畏皇帝,反而敬畏吏部

主张打破“论资排辈”和“职位固化”,推动官员内外交流、凭实绩晋升,并详细列举五个措施:

首先,中高级京官需外任历练。五品以上官升至三品后,需调任地方参政或各部侍郎;六部尚书、侍郎可留任兼任“师傅”,或改任地方参政、布政使。

其次,低级翰林需外任历练。翰林中六品以下官员,必须先调往地方任职,熟悉政务、品行端正者再调回翰林。

再其次,中央中层官员需补地方职位。六部郎中、员外郎、给事中、御史等,需补任地方郡守、佥事、参议等职。

再其次,凭实绩跨层级晋升:地方监司、郡守、县令等,若政绩卓着可直接提拔为中央卿丞;有文学才能的可提拔为翰林。

最后,打破功名限制。举人、岁贡也可提拔为翰林或部院官员,不应拘泥于“出身资格”。

朱厚照能不知道这些弊端?他知道。

要不知道,当初也不会同意罗钦顺任吏部尚书了,因为这个人还是有原则的。

问题霍韬的这份奏本直接点出问题所在,那么既然刀把子递给自己了,自己不用那就可惜了。

对待针对江西抚州知府林文沛的奏本,朱厚照直接御批道:“该员加官,皆朕自裁定,于吏部无关,宜遵旨行。”

对待霍韬的奏本则下旨道:“不允其辞,促其上任。其所奏内外官迁转资格,令廷臣集议以闻。”

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

众官见了奏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你霍韬为了向上爬真是一点脸也不要了。

刑科给事中沈汉闻知霍韬之议,旋即上疏:“善图治者,法若未敝,守之即可,妄自更改反倒召乱。我太祖立国之初,法制未备,故有才者兼收并用,不问品类,此乃创业之道。自此而后,人才渐出,官制既定,选法亦立。取人于科第,所以堵杂进之路;用人以资格,所以抑奔竞之风。百余年来,治成政理,皆赖此道。”

他话锋一转,直指霍韬:“迩来霍韬竟欲一变旧制,上自内阁、卿佐、翰林,下至部属科道,皆必外补;外自监司、守令及教官、举人、岁贡,皆必内擢,天下岂有此等法度?且谓吏部为权要,诚然。然其有权而不敢肆,正因有资格约束。如霍韬所言尽废资格,若吏部得人尚可,苟非其人,高下任情,假夤缘而骤升,问之则曰‘此学问优长、政绩卓异,非常格可拘’,人孰能议?此乃乱道。臣闻守成要诀,在守法不失。愿陛下勿惑于霍韬之言,则天下幸甚。”

此时朝廷正因霍韬之议会官商议未决,朱厚照见沈汉轻率奏扰,虽切责却未加惩处,姑且宽恕了他。

百官见此觉着你一个皇帝真真是颠倒黑白,不分忠奸了。

不久六部、九卿、翰林院等覆奏霍韬内外官升迁资格之议,有翰林徐阶上疏言:“霍韬谓翰林、吏部不迁外任,臣以为翰林设官本意,原与常调不同。在史局则掌国典,在经筵则辅君德,或备顾问,或代王言,故累朝优遇之典重于他官,所以崇奖儒臣,责效亦自不同。”

“况且翰林九年考满方升二级,间遇编纂才得转官,今欲与常调同等对待,非祖宗建制初意。其言编修、讲读等六品以下俱调外任,待练达政体再迁回翰林。臣观讲读诸臣,皆是及第之人,或经考选庶吉士,储养数年才进此秩。六品外任不过府通判、州同知之属,而二甲进士按例得为主事、知州,翰苑储材竟要无罪而贬为州郡下僚,反不如常调,岂合人情?”

“吏部掌铨衡,亦非他曹可比,凡官之贤否黜陟,皆需廉访其实,故必用公正练达者。若资望深厚,量处京职亦不为过,且其间多有外补者,何来‘官吏部者不改别曹,升京堂者必由吏部’之说?”

“至于内阁,乃政本所系,近日所用皆先朝辅导旧臣。霍韬欲令翰林入阁者,五品以上循至三品即迁外省参政或各部侍郎,这岂是累朝优礼老臣、隆重师保之意?又谓六部尚书、侍郎或留兼师傅,或改除参政、布政,此究竟为有罪者言,还是有功者言?臣实不知。”

“国初法制未定、人才未出,故圣祖鼓舞作兴,不拘常格。今列圣相承,因时损益,随材器使,为官择人,勒为成规,至精大备,实万世所当遵承。若如霍韬所言,以国初未定之制为法,另议资格,则太宗以后可垂宪的宸谋睿策,又当如何?愿陛下详察。”

朱厚照览毕,觉着这诏书写的犀利,一看署名,心中更是不满:“竟然是你?”

此刻侍立一侧的魏彬见此,也给徐翰林下眼药,便道:“此人身为翰林,上了这道奏疏,分明应了‘官居翰林者不肯外任’、‘翰林官不畏陛下,反畏内阁’,当初小杨学士率众叩阙、杨伟聪率众哭门、还有今日的徐阶,言语激烈,想来皆是如此!”

朱厚照闻言心中更加坚信霍韬之言于是下旨道:“朕为人君,深居宫禁,不知外事,必赖左右大臣协力赞佐。若为大臣而不能实察民情,于治道何益?翰林官有才堪任布政、参政及提学、副使者,量加升擢,正欲其历民事、增闻见,以备他日重用。吏部及诸曹年深者,亦应察其才识,内外兼用,岂可仅循资格轻授?”

“我太祖初年法制草创,固难比拟。此后定制及列圣成宪,不可不遵。但用人图治,亦当因时制宜,岂能一一拘定常格?况且予夺皆出朝廷,自今内外官出入迁转,所司随时斟酌奏闻即可。”

旨意传开,翰林、国子监的官员更是愤愤然!

好,咱们新账旧账一块算!

热门小说推荐
我有神级键盘

我有神级键盘

〔原创玄幻,不跟风不套路〕苏北买了一个二手键盘。老板说这是三亿年前的古董,要加价。扯什么犊子!谁信谁傻叉!!但,这是什么鬼?!提示你黑进了天道服务器。熟悉的命令信手拈来cp复制mv移动rm删除!这太强了,成为掌控万物的神?苏北兴奋了!老师,还有什么命令?快点教我!我超爱学习!(书友群7102332...

世子很凶

世子很凶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

顾月白陆浅恒

顾月白陆浅恒

相识十年,她爱他如命本以为相知相许天生一对,却没想到在订婚宴上被他当众悔婚霸占财产家破人亡。五年后,他运筹帷幄以她的油画拍卖逼她出来步步为营,却被冒出来的缩小版萌包子震了心神!警察叔叔,这里有个怪...

小妻好甜:陆少引入怀

小妻好甜:陆少引入怀

不要叫我后妈,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从此她的日子就...

快穿:反派独宠小可爱

快穿:反派独宠小可爱

快穿1v1甜宠自从神魔大战以后,天宫上的人都知道小仙女阿司养了一条小黑龙。那条小黑龙可娇气了,不仅吃饭要喂,就连睡觉也要抱着。直到,小黑龙长成了大黑龙。他把阿司推下了轮回台,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阿司,你不要我了吗?阿司,你抱抱我后来的后来,阿司轮回归来。魔尊上渊马不停蹄的杀上了天宫。阿司你出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