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列强的联军攻破北京城门后,在北京城为非作歹,恶行累累。其目的,无非就是掠夺。此时此刻的北京城,仿佛一座人间炼狱,平民百姓都受着奴役般的摧残。
另一面,仓皇西逃的慈禧太后一行人,也时刻关注着北京的形势。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太后仍不忘,牢牢把握着自己的权力。确定没有追兵,暂时安全之后,逃亡路上的慈禧太后,又开始了自己奢靡的生活。
局势稍有缓和,两方代表就开始了谈判,并拟定了一份议和大纲。其中内容可想而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主权人慈禧太后什么反应,只能是欣然接受。还美其名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按我的理解,意思就是。我中华天大地大,拿出一点东西分给外国人,好让他们高兴高兴,和我们做好朋友。
公元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一个月后,确定北京局势安稳之后,慈禧太后一行人开始返京。
与逃亡时候的落魄相比,回京的行头,可谓是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67岁的慈禧太后,领着数万人的队伍,带行李车3000多辆。从西安出发,历时3个多月,于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仿佛只是出去旅游了一圈,完全没有发生过,被列强追着逃跑的事情。
辛丑条约的签订,让列强暂时消停了。国内百姓不得不为无能的清政府买单,艰苦生活。国内各种反对势力,也没有大规模的出现。此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算是缓了一口劲。
回京之后,光绪皇帝摆脱了囚禁中南海的生活。恢复了之前的皇帝生活,也时常可以临朝听政。可是,他的一言一行,都被慈禧太后严格的制约和管控。
公元1904年,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之间的战争。最终,日本取得了胜利。
面对日本的胜利,国内许多人们更加认为,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优于清王朝的君主专制,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
与此同时,国内革命运动的呼声,也愈发高涨。为了维持统治和自己手中的权力,70岁的慈禧,作出要改制立宪的姿态。而慈禧太后所给出的改革措施,似乎和维新变法时期提出的改革方案,没有什么两样。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宪法,维护皇帝“君上大权”。
可惜的是,在对于变法改革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权派,始终是敷衍的态度。例如,维新派那样的改革中坚力量,似乎也对朝廷失去信心。力主改革的光绪皇帝,还是没有实权,也没有了之前力推改革的心气和斗志。改革这条路,大清王朝,走的太久太绕太长了。
走着走着,走到了慈禧太后人生最后的时刻。步入70岁的慈禧,身体和精力也是每况愈下。被他折磨了半生的光绪皇帝,更是病体缠身。
公元1908年11月,光绪皇帝病情非常的不乐观,开始卧床难起。光绪皇帝并无子嗣,身后之事又得慈禧张罗。
在此时,慈禧太后下令将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养育在宫中。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子,只等着接任光绪皇帝的皇位。
1908年11月14日,下午17点30分左右。38岁的光绪帝驾崩,结束了自己可悲可叹的一生。
1908年11月15日,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光绪皇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的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作为名义上的母子,政权上的敌人。两个人在距离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相继去世。结束了两人之间34年时间的缘分,也更迭了大清王朝末代的政权。
至于,光绪皇帝之死。大多人认为,就是慈禧太后有预谋的谋害。情况到底如何?下个章节见。
喜欢封建历史女权人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封建历史女权人
重生90之悍妻当家...
不是我目空一切,是你们,还入不了我眼界!我想虎遁山林,可蛋疼地发现,没有一方深林,能放得下我这头猛虎!怎么办?想当咸鱼,可实力它不允许啊...
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寿,不食者不死,食香者何如焉?自古以来,凡民燔柴烧香,祭祀祈祷,莫不以香为引,李柃善制香,本为凡世手艺,万万没想到,竟因天赋异禀食香炼魂,凭此开创一方道途,成就香祖。交流群42355392...
代号烈焰,性如烈火,即便身处绝地,不改狂兵本色!一代传奇兵王林焰被敌人陷害,被叛徒出卖,痛失战友和挚爱,却带着强烈执念,远赴危机四伏的战乱地区,和美女董事长同生共死,一起谱写热血战歌!我叫林焰,代号烈焰。生死看淡是我的人生信条,不服就干是我的做事原则!...
富甲仙界的财迷仙帝,渡神劫失败,一缕残魂降临地球都市,夺舍重生,成为了一名古武世家的废材少爷。废材没关系,灵丹妙药随便吃,废材转眼变天才!别欺负我,信不信我拿钱砸死你?!吃亏?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吃亏!...
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给人看风水却始终不肯教我这套本事,直到他去世后我才拿着他留下的书自学了这套东西,学会之后我才发现了爷爷不肯教我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