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像王大治这样的宣讲员还有很多,他们深入家乡去宣传东非殖民地的好处,打消华人的顾虑。
当然,也是给这些大字不识,没有见识的苦难民众找到了门路,在没有接触到途径或者有人提携的话,普通人是不会轻易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
谁想在家乡忍饥挨饿,之前是不知道,或者没有门路,如今知道了,只要给口饭吃,卖了这条命又算什么!
其中最夸张的还是一个叫张根生的宣讲员,他的家乡正在忍受旱灾,他一回去,那反响十分强烈,包括隔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有人主动报到。
东非殖民地的情况怎么样,这些受灾的人不知道,但是张根生的样子就不像是受过苦,这個时代看一个人过的怎么样看他的外貌基本就确定了,大多数普通群众都是面色肌黄,身上的骨头清晰可见,看不到一点肥膘。
而张根生人往那一站,就是这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健硕的状态,那代表着吃的饱饭。
而且张根生啊!附近谁不知道,当年洋人来这里招工,那时日子勉强维持的下去,大家也就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看着张根生上了“贼船”,毕竟洋鬼子能有啥好心思。
甚至有人谣传,西洋鬼子是吃人恶鬼,张根生这一去啊准是回不来了,可现在一年过去了,张根生回来了,谣言不攻自破。
看着穿着华丽衣服,精神焕发的张根生,受了灾的百姓自然问东问西,至于张根生剃了辫子,大家倒不怎么关心,没看见人家一行人来时,乡里的官差点头哈腰的样子?
说明人家根本就不怕官府,毕竟这个时代的清国只有革命党才会剃辫子,或者是像南方长毛那样披头散发。
这种人官府见了绝对不会和你好好说话,一套流程直接拉走,轻则坐牢,重则枪毙。
这张根生明显不属于此二类,所以相识村民就询问张根生啥情况,张根生自然是知无不言。
听到张根生的描述,那群村民可激动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连饭都吃不上的村民自然是相互奔走呼告。
于是附近的村子也得知了此事,人多壮胆魄,这些村民想着大伙一起去这个东非殖民地,也好有个照应。
这些移民这样想也无可厚非,可惜东非殖民地可不会把这些人放在一起,到时还是要打散分配到殖民地各处,这些村民自然不会知晓。
于是张根生负责的区域当天就有一千多人报名前往东非,这可为难了胶州湾的工作人员,在紧急调度了一批粮食和药品后,才安排好这些人。
而这样一来,只能向上面报告,多要几条船来,同时通知东非殖民地多准备些口粮为接收这批移民做准备。
恩斯特也从欧洲买了一批粮食发往东非囤积起来做准备。
这样胶州以北的山东直隶地区选择闯关东的人多,胶州以南,尤其是徽,豫,鲁三省交界的选择去东非,东非殖民地招人有一点十分有效,在去港湾的路上还管饭,一直到东非都提供免费口粮,而到了东非就必须参加劳动了。
那些实在不想离开故土的,自然拿他们没有办法,可是未来有他们后悔的,东非是不是天堂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东亚就是地狱。
事后根据东非殖民地的人口登记,仅在这次华人回国劝导移民的行动后,就使得未来三个月内有五万多移民来到东非殖民地。
暴涨的人口迅速填补了东非殖民地滨海区的土地空白,隔壁的桑给巴尔才十几万人,而滨海新区在此次移民活动后迅速接近六万人。
也就是现在恩斯特家大业大,不然短时间里接纳五万人谁受的了!
这次移民另一个赢家是荷兰人,恩斯特和荷兰人签订了长期协议,这些佣金基本上是固定的。
而这次突发的移民暴增,就要临时向荷兰人租用更多船只,所以价格上自然要加钱。
重活一回,本想安安稳稳过一生,奈何都想逼着他做皇帝...
叶家天才继承人被人残害,导致未婚妻退婚,更被赶出家门。隐姓埋名成为小家族上门女婿,机缘获得长生诀跟惊世医术,从此一飞冲天。这一次,他要洗刷屈辱,夺回属于他...
一串玉石手链,意外的将我和他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挖坟斗小鬼周游在各种牛鬼蛇神之中。不仅如此,我还成了那位爷的保姆丫鬟兼暖床的工具。可素,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就屈服在那阎王爷的淫威之下?就在我要卷铺盖卷儿跑路的时候,却被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给抱住了腿麻麻,你要去哪儿?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更是齐刷刷的喊着嫂子。怎么看我都看掉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坑。我只能流下了两条宽面条泪...
爸爸跳楼自杀,妈妈摔伤成了植物人,钟浈被迫签下合约,与陌生男人生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对龙凤胎,谁知混乱中她又再次阵痛!原来肚子里居然还有个宝宝存在!她大喜过望,带着仅余的小儿子远离这座城市,三年才敢再回归,万万没想到,缘分的帷幕又一次拉开...
简介一觉醒来,夜北发现自己复活了。世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百年。当年辛苦收下并培养起来的弟子们,一个个不知所踪。至此,一条寻找弟子,并无限变强的大道摆在了夜...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