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净界法师主讲
《禅观与净土》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请放掌。
这次学人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禅观与净土》的。这个主题的大意是说,净土宗的念佛人,当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的心态,除了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皈依的信心以外,还要多一份智慧的观照。
为什么除了一种信仰式的念佛,还要加上观照的念佛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讲出一句话说是“他力门、果地教”。他力门是指平时的念佛,当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能够消灾免难、趋吉避凶,这个是约我们平时的念佛,得到现世的安乐。果地教是指临命终的时候,念佛除了信心以外,智慧的观照就很重要;有智慧的观照,才能够启动弥陀的本愿,而带业往生,了生脱死,这个是从来世的解脱来说。所以净土宗不管今生的安乐、来世的解脱都是弥陀本愿的摄受,我们没有一种力量是自己的力量,都是佛陀的摄受。
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到底做了什么事呢?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转他成自。其实念佛的人只是成功的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转化到身心世界变成我们的功德,只做这件事情而已。当然这个地方的成败,有些人可以把弥陀的功德,百分之百的转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有人可能转化的过程只有百分之五十,甚至于只有百分之十。
转他成自的关键就在于感应道交,这个是净土宗非常重要的核心思想:心心相应,感应道交。
不管你一天念一千声佛号、不管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跟佛陀的心是不是产生一种相应?所以净土宗不论数目,但论相应。你有一分的相应,他一分的感应,就一分的转他成自;你有十分的相应,那十分的感应,十分的转他成自。所以,净土宗的人一定要注意:你不是说只有闭着眼睛念佛,要检查一下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不是相应?这是一个关键。
好!什么是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什么相貌?有没有人能把这个相貌讲出来?我怎么知道我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我咋知道呢?伟大的善导大师讲出一个相貌出来,他说你带动一句佛号的时候,你的生命是顺从本愿的。我们跟阿弥陀佛是有距离的,阿弥陀佛是佛法界、我们是凡夫法界,差了四个法界。但是,起码你跟弥陀的功德是相随顺,咱们两个是走在一个道上。这高速公路阿弥陀佛走在前面,我们走在后面,这个前后距离拉的很远,但是,我们是同一个道上的,这很关键。
如果你念佛只是为了让今生消灾免难,那这个就不说了。如果你念佛是有志于要往生净土,那你一定要注意“顺从本愿”这四个字,我们这次的主题分两部分来说明:第一个业力的顺从。你过去生所造的业力,是不是已经顺从本愿了;第二个思想上的顺从,当然这是临命终的时候正念现前。
我们今天流转到现在,经过无量无边的生命经验;到了今生合理的推论,我们不管思想、业力都不是顺从本愿。我们今天是带了生死业力而来,带了颠倒妄想来投胎的。正常人如果没有透过智慧的观照、调伏,你是不可能顺从本愿,不可能。所以,按照善导大师的顺从本愿这个标准,正常人是不会往生的。
就是说你每天这样,时间到了就念佛,然后功课做完了就放下。不会往生,你只是在念佛。因为你业力、思想没有调整,临命终的时候,你的思想跟业力是多元化的。在佛堂的时候,你是一心皈命阿弥陀佛;离开佛堂的时候,你是攀缘娑婆世界。所以,你的思想是多元化的,没有经过整合。净土宗,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现在必须把过去的业力跟思想做一个整合,就是你要调整方向。
我们过去有很多的业力,这没关系,只要你能够善加的调伏、整合,一定可以顺从本愿。也就是说净土宗的修行者,你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你的过去;第二个你的未来。我们必须要先面对过去,不是今生才有生命。过去阿赖耶识所留下来的生死业力、颠倒妄想,它是不顺从本愿的。所以,你必须在死亡到来之前,透过智慧的观照——理观,还有透过事修做一种调整。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过去,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过去的你,只能够去接受过去,然后去调伏过去,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然后才有资格去谈规划未来。
我们今天的课程,主要是谈谈怎么面对我们的过去?下面的两科:跟,再来谈谈你怎么样能够提起正念,忆佛念佛,去规划未来?你没有办法处理好你的过去,就没有资格谈规划未来,因为过去放不过你的。我们这次的《禅观与净土》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你怎么面对你的过去?不管过去是好是坏,你要概括承受。前面、都是在谈怎么处理我们的过去?怎么把过去的业力、思想作一个整合。即便不帮助你,起码不要构成往生的障碍,这是第一个,、是谈怎么样面对过去?第二个跟就谈谈怎么规划未来!
甲二、观照篇
我们先来谈怎么面对过去。看讲义:面对过去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用智慧,而不是用情感、情绪,就是你只能用智慧来处理好过去。就是透过智慧的观照,好好地把过去留下的问题加以调伏。这个地方有三个主题:
一、安乐道:佛法讲“道”当然指的是智慧,就是透过智慧的观照,使令我们趋向于安乐。安乐道在净土宗不是指来生的安乐道,是指临终。我们怎么样让临终的时候无障碍?以一种很安详的状态,没有业障现前的情况往生,这个是安乐道。
二、解脱道:前面的安乐道是一种业力的调伏,调伏我们的生死业力。解脱道是讲思想的调伏,让我们临终的时候不起颠倒。
三、菩提道;是更加的让我们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发起广大的菩提正念,除了忆佛念佛以外,要有一种菩提的正念,这个是三个。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第一个、第二个,你往生就有把握了。如果你能够把安乐跟解脱成就以后,再加一个菩提道,那你的往生品位高升。我们这次的主题就来谈谈临终的时候,怎么为自己规划一个美好的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
乙一、安乐道分三:丙一、总标。丙二、别明。丙三、结示。)
今天先来谈谈安乐道的问题,看乙一、安乐道。这个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看总标,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丙一、总标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因,心中的思想;缘,善恶业力。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好!这个地方有三段,在解释安乐道,你要知道三个重点:
第一个、诸法就是我们生命的一切现象,不管是快乐、痛苦,现象的背后是有道理的,就是因缘。如果是善的因缘,你是产生快乐的果报;如果是邪恶的因缘,那就是痛苦的果报。这个是佛陀在经典里面作如是说的,一切法它不是莫名其妙有的。所以,一切法因缘生,这个地方就给我们希望了,就是生命是可以透过我们修行去改变。它如果是自性有,就是说你为什么痛苦?没有理由,那就糟了,没有理由的东西就没办法改变了。也就是说,这个痛苦的背后是没道理的,那你就没有办法了。既然痛苦是有道理的,那表示它在临终之前是可以调整的。
它的道理有两个:第一个因——就是你的思想;第二个缘——就是你的业力。思想跟业力的结合,就构成我们今生快乐跟痛苦的果报。所以,从修证的角度,修福德创造安乐、修智慧而成就解脱。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
萌宝来袭,宠文爽文,身心干净1v1这是一部娱乐圈双重生文,男女主重归于好,抱着萌娃秀尽恩爱撒尽狗粮的故事。粉丝眼里的靳绍煜性子清冷不善交流无欲无求这年头,怎么能连个微博都没有?一众迷妹实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而发愁。后来,她们抓狂了,靳影帝不仅不是孤身一人,媳妇还是国民女神?纳尼?还怀孕了?高冷的靳影帝...
穿越斗罗大陆,本想咸鱼一生的王枫,却意外开启打卡辅助系统!叮,斗罗大陆剧情正式开启,宿主打卡成功,恭喜获得流星泪!同时,在系统的帮助下,王枫开始获得各式各样的强大武魂。有强攻系武魂,开天盘古斧!超越昊天锤的强大神秘器武魂!有辅助系武魂,神秘混沌青莲!化各种形态,集全系辅助于一,可攻可防可辅!更有第三绝世本...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苏昕一不小心,就被后妈和姐姐送上了未来姐夫的床,好吧,这男人皮相不错,身价也还行,收就收了吧,反正这男人本来就是她的,现在不过是顺理成章要回来而已。大家都说,苏昕嚣张跋扈,刁蛮任性,粗鄙不堪,其实,这都是假象,她的真实身份是跻身全国十强房企的盛世地产幕后老板日进斗金的郁金香会所的幕后老板,然而,这两个牛B轰轰...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