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开始,刘琨任命陈留太守焦求当兖州刺史,荀籓却又任命李述做兖州刺史。李述一心想攻打焦求,刘琨没办法,只好把焦求召了回来。等邺城失守后,刘琨又让刘演当兖州刺史,驻守廪丘。之前的中书侍郎郗鉴,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品行高洁出了名,他带着高平一千多家百姓跑到峄山躲避战乱,琅邪王司马睿顺势任命郗鉴为兖州刺史,让他镇守邹山。这三个人各自占据一个郡,兖州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琅邪王司马睿任命前庐江内史华谭当军咨祭酒。华谭曾经在寿春投靠过周馥。司马睿就问华谭:“周祖宣为啥要造反呢?”华谭说:“周馥虽然死了,但天下还是有敢说真话的人。周馥看到贼寇越来越多,想迁都来缓解国家的危难,结果掌权的人不高兴了,起兵去讨伐他。周馥死了还没多久,洛阳就沦陷了。要是说他造反,这不是冤枉人嘛!”司马睿又说:“周馥身为征镇大员,手握重兵,召他他不来,国家危难时也不出手相助,这不也是天下的罪人嘛。”华谭回应:“话是这么说,国家危难时不作为,这责任天下人都有份儿,又不只是周馥一个人的错。”
司马睿的手下很多人都喜欢逃避事儿,自己图清闲。录事参军陈頵就跟司马睿说:“以前洛阳太平的时候,朝廷官员都觉得小心谨慎、恭恭敬敬是俗气,傲慢放纵才是高雅,这种风气互相传染,最后导致国家衰败。现在咱们的下属还延续着西晋官场的坏毛病,都想着抬高自己的名声,这不是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又要跟着走老路嘛。我建议从今往后,那些接到任务就称病不干的人,统统免官。”司马睿没听他的。当初,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一起诛杀赵王司马伦的时候,制定了《己亥格》用来奖赏有功之人,从那以后就一直沿用这个规定。陈頵又上书说:“以前赵王篡位,晋惠帝失去皇位,三王起兵讨伐他,所以用丰厚的奖赏来激励人心,让大家都向往正义。可现在不管功劳大小,都按《己亥格》来判定,结果连普通士兵都能佩戴金印紫绶,符节策书都给了那些仆役之辈,这根本没法重视朝廷的名号和制度,整顿不了纲纪啊,我请求把这规定全停了!”陈頵出身贫寒,却经常说些正直的话,府里很多人都讨厌他,后来就把他打发去当谯郡太守了。
吴兴太守周玘,家族势力强大,琅邪王司马睿心里对他挺猜忌忌惮的。司马睿身边掌权办事的,大多是从中原逃过来丢了官职的人,他们管理吴地的百姓,吴地人心里很不满。周玘觉得自己没得到应有的职位,又被刁协轻视,心里那个气啊,越来越憋屈,就偷偷和他的党羽谋划着杀掉掌权的人,然后让南方本地的士人来代替。结果这事儿泄露了,周玘又气又急,就这么死了。临死前,他对儿子周勰说:“害死我的,都是那些北方佬。你要是能替我报仇,那才是我的好儿子!”
石勒在上白攻打李恽,把他给杀了。王浚又任命薄盛为青州刺史。
王浚派枣嵩率领各路军队驻扎在易水,还召段疾陆眷过来,想和他一起攻打石勒。可段疾陆眷压根儿就没来,王浚这可气坏了,花大价钱贿赂拓跋猗卢,还发檄文给慕容廆等人,叫他们一起去讨伐段疾陆眷。拓跋猗卢派右贤王六修带兵来会合,结果被段疾陆眷打得大败。慕容廆派慕容翰去攻打段氏,拿下了徒河、新城,一直打到阳乐,后来听说六修战败了,就撤了回来,慕容翰就留在徒河镇守,在青山安营扎寨。
一开始,中原地区的士人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很多都往北去投靠王浚。但王浚这人既不能安抚收留他们,又没什么靠谱的政策法规,所以这些人常常待不久又走了。段氏兄弟呢,只知道崇尚武力勇猛,对士大夫一点儿都不尊重。只有慕容廆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特别爱惜重视人才,所以士人百姓大多都去投奔他了。慕容廆选拔出其中的优秀人才,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职位。让河东的裴嶷、北平的阳耽、庐江的黄泓、代郡的鲁昌当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广平的游邃、北海的逄羡、北平的西方虔、西河的宋奭,以及封抽、裴开这些人成为得力助手;平原的宋该、安定的皇甫岌、皇甫岌的弟弟皇甫真、兰陵的缪恺、昌黎的刘斌,还有封弈、封裕掌管重要事务。封裕是封抽的儿子。
裴嶷这人清正有谋略,本来是昌黎太守,他哥哥裴武是玄菟太守。裴武去世后,裴嶷和裴武的儿子裴开带着灵柩回老家,路过慕容廆那里,慕容廆对他们很恭敬,以礼相待。等他们要走的时候,还送了很多财物。走到辽西的时候,路走不通了,裴嶷就想回去投靠慕容廆。裴开就说:“咱老家在南边,为啥要往北走啊!再说了,咱们都是在外漂泊的人,段氏势力强大,慕容氏势力弱小,为啥要离开段氏去投奔慕容氏呢!”裴嶷说:“中原现在大乱,咱们要是回去,那不是往虎口里钻嘛!而且路途遥远,怎么能到得了呢!要是等中原太平、道路通畅,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现在咱们想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不得慎重选对人嘛。你看看段氏这些人,哪有什么长远的谋略,能礼待杰出人才吗?慕容公这个人,施行仁义,有称霸称王的志向,而且他那里国家富足,百姓安定。咱们现在去投奔他,往好了说可以建功立业,往差了说也能庇护宗族,你还有啥好犹豫的!”裴开这才听了他的。到了慕容廆那里,慕容廆可高兴了。阳耽这个人清正耿直,沉稳机敏,原本是辽西太守。慕容翰在阳乐打败段氏的时候,把他俘虏了,慕容廆以礼相待,还任用了他。游邃、逄羡、宋奭都当过昌黎太守,他们和黄泓一起到蓟地避难,后来又归附了慕容廆。王浚多次亲笔写信召游邃的哥哥游畅过去,游畅想去。游邃就说:“王浚这家伙,刑罚政令都治理不好,汉人、胡人都背叛他。依我看,他肯定长久不了,哥哥你先别急,再观望观望。”游畅说:“王浚这人残忍又多疑,前段时间流民往北来,他下令让各地追杀。现在他信写得这么诚恳,我要是一直拖着不去,恐怕会连累你。而且乱世之中,宗族的人应该分开,这样也好留条后路。”于是游畅就去了,结果最后和王浚一起完蛋了。宋该和平原的杜群、刘翔一开始投靠王浚,后来又投靠段氏,觉得这俩都不靠谱,就带着一群流亡的人一起归附了慕容廆。东夷校尉崔毖请皇甫岌当长史,话说得特别客气,可皇甫岌就是不来。慕容廆一招呼,皇甫岌和他弟弟皇甫真马上就来了。辽东的张统占据着乐浪、带方两个郡,和高句丽王乙弗利打得不可开交,连年都不停。乐浪的王遵劝张统带着一千多家百姓归附慕容廆,慕容廆专门为他们设置了乐浪郡,任命张统当太守,王遵参与军事事务。
王如的残余党羽涪陵的李运、巴西的王建等人,从襄阳带着三千多家进入汉中。梁州刺史张光派参军晋邈带兵去阻拦。晋邈收了李运、王建的贿赂,就劝张光接受他们投降,张光听了,让他们住在成固。没过多久,晋邈看到李运、王建他们这帮人有好多珍宝,就想全部据为己有,又跑去劝张光说:“李运、王建这帮人,不务正业,不搞农业生产,整天就知道制造兵器,他们心思难测,不如把他们全杀了。不然的话,肯定会出乱子。”张光又听了他的。五月,晋邈带兵攻打李运、王建,把他们杀了。王建的女婿杨虎收拢剩下的人攻打张光,驻扎在厄水。张光派他儿子张孟苌去讨伐,没成功。
五月十五日,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督管陕东的各项军事;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督管陕西的各项军事。皇帝还下诏说:“现在要消灭那些乱臣贼子,把先帝的灵柩迎回来。命令幽州、并州两州整军三十万,直接杀到平阳;右丞相应该率领秦州、凉州、梁州、雍州的军队三十万,直奔长安;左丞相率领自己的二十万精兵,直接打到洛阳。大家一起按约定的时间行动,成就大功。”
汉中山王刘曜驻扎在蒲坂。
石勒派孔苌攻打定陵,杀了田徽。薄盛带着自己的部下投降了石勒,崤山以东的郡县,一个接一个地被石勒占领。汉主刘聪任命石勒为侍中、征东大将军。乌桓也背叛了王浚,偷偷归附了石勒。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勾勒出西晋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的混乱图景,政权更迭、军阀割据、族群博弈与士民迁徙相互交织,展现出乱世之中权力运作的残酷逻辑与人心向背的历史必然。透过字里行间,可从多个维度剖析这段动荡历史的深层肌理。
权力真空下的地盘争夺: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兖州刺史职位的“一官多授”现象,堪称当时政权分裂的缩影。刘琨、荀籓、琅邪王睿各自委派刺史,形成“三人各屯一郡,兖州吏民莫知所从”的荒诞局面。这背后是中央权威崩塌后,地方实力派“谁兵强马壮谁就有理”的丛林法则。这种无序争夺不仅消耗了有限的抗乱力量,更让百姓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凸显出西晋末年行政体系的彻底瓦解。
而王浚与段疾陆眷的反目,则揭示了军阀联盟的脆弱性。王浚试图通过拉拢拓跋猗卢、慕容廆讨伐段氏,却因段部实力强劲而失败。这种“以夷制夷”策略的破产,说明在乱世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石勒趁机攻灭李恽、收纳薄盛,山东郡县“相继为勒所取”,则展现了强者吞并弱者的必然趋势,为后赵政权的崛起埋下伏笔。
治理能力的优劣分野:慕容氏崛起的关键密码
在北方诸多势力中,慕容廆的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史料明确指出:“唯慕容廆政事修明,爱重人物,故士民多归之。”与王浚“不能存抚,政法不立”、段氏兄弟“专尚武勇,不礼士大夫”形成鲜明对比,慕容廆“举其英俊,随才授任”,构建起由裴嶷、阳耽、黄泓等中原名士组成的智囊团。这种人才政策的差异,直接导致“中国士民避乱者”在经历王浚、段氏的失望后,纷纷投奔慕容氏。
裴嶷选择慕容氏的理由极具代表性:“慕容公修仁行义,有霸王之志,加以国丰民安,今往从之,高可以立功名,下可以庇宗族。”这段对话揭示了乱世中民众的核心诉求——安全保障与发展空间。慕容廆通过“修明政事”“爱重人物”,构建了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王浚虽有地理优势却“刑政不修”,最终导致“士民往往复去之”,其败亡是治理能力缺失的必然结果。
南北士族的矛盾激化:东晋政权的潜在危机
琅邪王睿(即后来的晋元帝)阵营内部的矛盾,预示着东晋政权先天存在的结构性危机。“睿左右用事者,多中州亡官失守之士,驾御吴人,吴人颇怨”,这种外来士族对本地士族的压制,引发了吴兴周氏的强烈不满。周玘“阴与其党谋诛执政”事泄后忧愤而死,临终遗言“杀我者,诸伧子也;能复之,乃吾子也”,将南北士族的仇恨推向。
陈頵的遭遇则暴露了南迁士族的积弊。他尖锐指出僚属“养望自高”是“前车已覆而后车又将寻之”,建议严惩“临使称疾者”却遭拒绝;反对滥用《己亥格》封赏,认为“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仆隶之门”有损名器,结果因“数为正论”被排挤出府。这种对积弊的纵容和对直言之士的打压,显示出南迁统治集团未能吸取西晋灭亡的教训,为东晋后来的“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埋下隐患。
人物抉择中的历史启示:乱世生存的智慧与无奈
华谭为周馥辩冤的对话,展现了乱世中难得的公道之心。面对睿“周祖宣何故反”的质问,华谭直言周馥“欲移都以纾国难”却遭执政讨伐,反问“若谓之反,不亦诬乎”,更指出“危而不持,当与天下共受其责,非但馥也”,将批判矛头指向整个统治阶层。这种不畏权贵的直言精神,在当时尤为可贵。
裴嶷、游邃等人的迁徙选择,则反映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生存智慧。他们在王浚、段氏、慕容氏之间反复比较,最终选择“政事修明”的慕容氏,体现了“良禽择木而栖”的理性判断。而游畅“乱世宗族宜分,以冀遗种”的选择,则充满了乱世生存的无奈——在无法把握全局的情况下,通过分散风险延续宗族血脉,成为许多士民的现实选择。
结语:乱世中的历史逻辑
这段史料所呈现的,不仅是西晋末年的权力混战,更是一套完整的乱世生存法则:治理能力决定政权寿命,人才流向预示势力兴衰,阶级矛盾制约统治根基,而个体选择则在宏大叙事中留下人性的温度。慕容氏的崛起与王浚的败亡形成的鲜明对比,南迁士族的内耗与北方士民的理性抉择相互映照,共同勾勒出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的历史底色——在秩序崩塌之后,重建秩序者终将赢得人心,而固守旧弊者必然被历史淘汰。这段历史给予后人的最大启示,或许就是:无论乱世多么黑暗,人心向背始终是最公正的裁判。
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为了青青草原的特色羊肉火锅,洛远踏上了征服诸天万界的道路秦时明月,他救下胡夫人和胡美人,收嬴政为徒打造史上最强秦始皇斗罗大陆,他帮小舞化形,击杀千道流统治武魂殿斗破苍穹,他帮助美杜莎姐妹带领蛇人族走出塔戈尔沙漠,帮古薰儿复仇秒杀古元制霸斗气大陆画江湖之不良人,他忽悠李星...
...
简介穷小子杨凡因祸得福,脑海中多出一部神奇手机,命运由此改变,医术风水无所不能,种植养殖样样精通,脚踩恶霸,拳打奸商,俘获美人心,从此纵横乡村都市。...
本书简介种田宠文商战空间双强腹黑,1 无忧很郁闷,因为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假货,被一个天大机缘砸中 穿越就穿越!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小萝莉一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摊上几个极品亲戚,每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些窝囊气。 幸好家里的人都是好的。温柔的母亲,儒雅的父亲,聪慧的大哥,英勇的二哥,精明的三哥,坚强的四姐,可爱包子小哥,外加小萝莉女主一枚,顺便附赠一枚药田空间。看一家大小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打造一片盛世田园,创造一个悠然居。 P这是一个乡村姑娘步步蜕变的华丽成长史。 女主身世成谜,坚强勇敢。 男主腹黑美型,绝对强大。 男配个个不简单,女配绝对是炮灰。...
...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