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彭仲荡的儿子彭天护带着一帮胡人去攻打贾疋,彭天护假装打不过就跑,贾疋追上去,结果夜里掉进山涧里,彭天护抓住他就给杀了。汉这边就让彭天护当了凉州刺史。大家推选始平太守麹允兼任雍州刺史。阎鼎和京兆太守梁综争权,阎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梁综给杀了。麹允联合抚夷护军索綝、冯翊太守梁肃一起发兵攻打阎鼎,阎鼎没办法,逃到雍地,结果被氐族人窦首给杀了。
广平的游纶、张豺聚集了好几万人,占着苑乡,接受王浚任命的官职。石勒派夔安、支雄等七个将领去攻打他们,把他们的外城给攻破了。王浚派督护王昌带着各路军队,还有辽西公段疾陆眷、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磾、段文鸯,堂弟段末柸,总共五万人,到襄国去攻打石勒。
段疾陆眷在渚阳扎营,石勒派将领们出去迎战,结果都被段疾陆眷打败了。段疾陆眷开始大规模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石勒这边的人都很害怕。石勒召集将领和谋士商量,说:“现在咱们城墙和护城河还没修好,粮食储备也不多,敌人人多咱人少,外面又没救兵,我想带着所有人跟他们拼了,你们觉得咋样?”将领们都说:“不如坚守,把敌人耗疲了,等他们退的时候再出击。”张宾和孔苌说:“鲜卑族里,段氏最勇猛剽悍,而段末柸又是段氏里最猛的,他们的精锐都在段末柸那儿。听说段疾陆眷定好日期要攻打北城,他们大老远跑来,连着打了好几天仗,觉得咱们势单力薄,不敢出战,肯定松懈了。咱们先别出去,装出害怕的样子,在北城挖二十多个突门,等他们来了,还没摆好阵势,咱们出其不意,直接冲向段末柸的营帐,他们肯定吓懵,来不及反应,咱们肯定能打败他们。段末柸一败,其他人不用打就自己溃散了。”石勒觉得有道理,就偷偷挖突门。过了一会儿,段疾陆眷攻打北城,石勒登上城墙一看,发现他们的将士有的把兵器扔一边睡觉呢,就命令孔苌带着精锐士兵从突门冲出去攻击,城上的人敲鼓助威。孔苌去攻打段末柸的营帐,没打下来就退回来了。段末柸追出来,冲进石勒军队的营门,结果被石勒的人抓住了,段疾陆眷他们的军队都往后退。孔苌乘胜追击,敌人的尸体躺了三十多里地,缴获了五千匹战马和铠甲。段疾陆眷收拾剩下的人马,退回渚阳驻扎。
石勒把段末柸当人质,派使者去跟段疾陆眷求和,段疾陆眷答应了。段文鸯劝说道:“就因为段末柸一个人,咱们就放过快被消灭的敌人,不怕王浚埋怨,给自己招来后患吗?”段疾陆眷不听,又用铠甲、战马、金银财宝贿赂石勒,还把段末柸的三个弟弟送来当人质,要赎回段末柸。石勒的将领们都劝石勒杀了段末柸,石勒说:“辽西鲜卑是个强大的部落,跟咱们向来没仇,他们就是被王浚指使的。现在杀一个人,却跟一个部落结仇,这不是好办法。放他回去,他肯定感激咱们,以后就不会再听王浚的了。”于是给段疾陆眷送了很多金银财宝作为回礼,还派石虎和段疾陆眷在渚阳结盟,结拜为兄弟。段疾陆眷带着人回去了,王昌等人没办法单独留下,也带兵回蓟城了。石勒把段末柸叫来,一起喝酒吃饭,还发誓当父子,然后送他回辽西。段末柸在路上,每天都朝着南方拜三次。从此,段氏一门心思归附石勒,王浚的势力就开始衰落了。
游纶、张豺向石勒请求投降。石勒攻打信都,杀了冀州刺史王象。王浚又让邵举当冀州刺史,驻守信都。
这一年,闹起了大瘟疫。
王澄年轻的时候,和他哥哥王衍在国内那是相当有名。刘琨对王澄说:“你表面看着洒脱开朗,其实内心浮躁冲动,就你这样混社会,怕是不得好死。”王澄到了荆州后,特别欣赏成都内史王机,觉得王机仅次于自己,让他对内当自己的心腹,对外当得力帮手。王澄好几次被杜苾打败,威望和名声都受损了,可他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点不担心害怕,整天就和王机喝酒赌博,搞得上下离心离德。南平太守应詹多次劝他,他都不听。
王澄亲自带兵去攻打杜苾,在作塘驻军。原来山简的参军王冲带着人来迎接应詹,想让他当刺史,应詹觉得王冲不靠谱,就没答应,回南平去了,王冲就自己称刺史。王澄害怕了,派部将杜蕤守江陵,自己把治所搬到孱陵,没多久又逃到沓中。别驾郭舒劝他说:“您治理荆州虽然没啥突出政绩,但好歹是一州人心之所系,现在咱们往西收拢华容的兵力,足够收拾王冲这个小角色,您为啥要自己放弃,急着逃跑呢!”王澄不听,还想带着郭舒往东走。郭舒说:“我身为您的下属,没能帮您改正错误,现在让您逃跑,我实在不忍心跟您渡江。”于是留在沌口驻守。琅邪王司马睿听说这事,征召王澄当军谘祭酒,让军谘祭酒周顗接替他的位置,王澄就去应召了。
周顗刚到荆州,建平的流民傅密等人就叛变,去迎接杜苾,杜苾的部将王真偷袭沔阳,周顗一下子就乱了阵脚,丢了地盘。征讨都督王敦派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一起攻打杜苾,王敦自己进驻豫章,给各路军队做后援。
王澄路过的时候去拜访王敦,他觉得自己名气一直比王敦大,还像以前那样轻视王敦。王敦火了,诬陷他和杜苾通信,派个壮汉把他给勒死了。王机听说王澄死了,害怕自己遭殃,因为他父亲王毅、哥哥王矩都当过广州刺史,就去找王敦,想当广州刺史,王敦没答应。正好广州将领温邵等人背叛刺史郭讷,迎接王机当刺史,王机就带着一千多奴仆、门客和学生进了广州。郭讷派兵阻拦,可那些将士都是王机父兄以前的部下,没打仗就投降了,郭讷没办法,只好让位,把广州让给王机。
王如的军队里没吃的了,官军来征讨,他的手下好多人都投降了。王如没办法,只好向王敦投降。镇东军司顾荣、前太子洗马卫玠都去世了。卫玠是卫瓘的孙子,风度翩翩,特别擅长清谈。他觉得别人有做不到的地方,要以情原谅;别人无意冒犯自己,要用理开导,所以一辈子都没让人看出他高兴或者生气。
江阳太守张启,杀了代理益州刺史王异,自己取而代之。张启是张翼的孙子,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三府的文武官员一起上表,推举涪陵太守向沈代理西夷校尉,往南驻守涪陵。
南安赤亭的羌族人姚弋仲往东迁到榆眉,好几万戎族和汉族人都背着孩子跟着他。姚弋仲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
【内核解读】
西晋末年乱世风云:权谋、战争与人性的多维博弈
这段史料勾勒出西晋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的乱世图景,其中的战争谋略、权力倾轧与人性抉择,既展现了时代的残酷底色,也暗含着历史演进的深层逻辑。从政治格局到个体命运,从军事博弈到族群关系,诸多维度共同编织出一幅动荡时代的生动画卷。
权力漩涡中的生存博弈
西晋末年的权力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各方势力在其中激烈碰撞,每个人都在生死边缘挣扎。彭仲荡之子天护利用战术伪装,设下陷阱斩杀贾疋,随后被汉政权任命为凉州刺史,这一事件尽显乱世中“以武力定官位”的丛林法则。权力交替不再遵循传统礼法,而是取决于军事胜负,这种无序状态加速了原有统治秩序的崩塌。
阎鼎与梁综的权力之争更具典型性。为争夺雍州控制权,阎鼎直接诛杀对手,却引发麹允、索綝等势力的联合反击,最终身死氐人之手。这揭示出乱世权力斗争的残酷逻辑:暴力手段或许能暂时解决对手,却难以赢得人心,更无法构建稳定的统治基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麹允被众人推举领雍州刺史,虽未详述其德行,但“众推”二字暗示着在乱局中,仍存在基于威望的权力认同方式。
王澄的命运则演绎了名士在乱世的生存困境。他凭借出身与名声一度身居高位,却因“纵酒博弈”“傲然自得”的行事风格失去人心,最终在与王敦的权力较量中被诬杀。刘琨对他“内实动侠,难得其死”的评价精准预言了其结局,这反映出西晋末年士族阶层空谈误事、缺乏实际治理能力的群体弊病,他们在乱世中仍固守清谈风尚,最终被时代无情淘汰。
军事智慧与战略抉择的经典演绎
石勒与段部鲜卑的襄国之战,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至今仍具启示意义。面对段部五万大军的围攻,石勒军“城堑未固,粮储不多”,处于绝对劣势。在诸将主张坚守疲敌的常规思路下,张宾、孔苌提出的“突门战术”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洞察力。
他们精准把握敌军心理:段部大军远来,连续作战后必然产生懈怠情绪,尤其轻视“孤弱不敢出战”的石勒军。基于此,他们设计了完整的战术链条:先“示之以怯”麻痹对手,再秘密开凿二十余道突门作为奇袭通道,最终锁定敌军精锐所在的末柸营帐作为突破口。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思想,完美体现了《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的军事哲学。
战斗过程中的细节更显双方博弈的精彩。石勒登城望见敌军“释仗而寝”的懈怠状态,抓住战机下令出击;孔苌进攻末柸营帐虽初战不利,却在敌军追击过程中反败为胜,最终俘获末柸。这场战役的转折不仅在于战术执行,更在于对战场瞬息万变形势的精准把握。
战后石勒对末柸的处置更显战略远见。在诸将主张诛杀末柸以绝后患时,石勒清醒认识到“杀一人而结一国之怨,非计也”,选择释放末柸并结为盟友。这一决策彻底瓦解了王浚与段部的联盟,使“段氏专心附勒,王浚之势遂衰”,展现了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战略思维——军事胜利只是手段,通过外交手段转化胜利成果、构建有利政治格局才是根本目的。这种将战场胜利转化为政治优势的智慧,远超单纯的军事层面考量。
族群关系与势力重组的时代特征
西晋末年的乱局本质上是一场多族群参与的权力重构过程,这段史料清晰展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段部鲜卑作为“勇悍”的少数民族势力,最初被王浚利用攻击石勒,却在利益权衡中最终倒向石勒,这反映出乱世中族群关系的本质是利益联盟,而非固定的民族对立。
石勒对段部的策略极具示范意义。他没有将少数民族视为天然敌人,而是根据实际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对作战被俘的末柸“与之燕饮,誓为父子”,厚礼遣返;与段部盟于渚阳“结为兄弟”,通过人格化的结盟方式构建政治信任。这种超越民族隔阂的务实策略,使其成功争取到段部支持,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相比之下,王浚试图依靠外力维持霸权,却缺乏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最终导致势力衰落。
羌人姚弋仲的崛起同样值得关注。他“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羌校尉等职,展现了少数民族领袖在乱世中凝聚力量、建立政权的过程。“戎、夏”民众共同追随的现象,打破了传统的民族界限观念,说明在生存压力下,普通民众更关注领导者的治理能力而非民族身份,这为后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埋下伏笔。
乱世中的人性百态与社会困境
史料中穿插的各类人物命运,展现了乱世中人性的复杂面相。卫玠“美风神,善清谈”,秉持“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的处世哲学,终身“不见喜愠之色”,这种在乱世中坚守内心秩序的名士风范,与王澄等人的狂放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黑暗时代中的一抹亮色,却也难逃早逝命运,暗示着美好品格在乱世中的脆弱性。
“是岁大疫”四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沉重的社会现实。战争与瘟疫往往如影随形,大规模疫病的爆发加剧了社会崩溃,不仅导致人口锐减,更动摇了民众对政权的信心。这种自然灾难与人为战乱的叠加,使西晋末年的社会陷入更深重的危机,普通民众成为最大受害者。
王如“军中饥乏,其党多降”的结局,反映了流民武装的脆弱性。缺乏稳定后勤保障的流民势力,在官军征讨下难以持久,最终只能选择投降,这揭示出乱世中生存资源的重要性——军事力量的维系离不开经济基础,任何政权若不能解决粮食问题,终将走向覆灭。
历史启示:乱世中的生存逻辑
这段史料所呈现的西晋末年乱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在秩序崩塌的时代,单纯的道德说教或军事蛮力都无法持久,唯有将战略远见、军事智慧与政治手腕相结合,才能在乱世中立足。石勒的成功恰恰在于他兼具军事家的战术素养与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既善于抓住战场战机,又懂得通过外交手段巩固胜利成果。
同时,这段历史也警示后人:权力斗争若失去道德约束,终将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阎鼎杀梁综、王敦杀王澄等事件,虽暂时解决了权力冲突,却加剧了社会信任的崩塌,使整个时代陷入无序状态。而石勒对段部的怀柔政策,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通过构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实现不同势力的共存共赢。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重要片段。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战争与合作中不断互动,最终推动了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的形成。姚弋仲带领羌人东迁、段部鲜卑与石勒结盟等事件,都表明中华民族的形成并非单一民族的自我延续,而是多民族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
西晋末年的乱世风云虽已远去,但其中蕴含的权力博弈规律、军事战略智慧与民族融合逻辑,仍在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为后人提供了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
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为了青青草原的特色羊肉火锅,洛远踏上了征服诸天万界的道路秦时明月,他救下胡夫人和胡美人,收嬴政为徒打造史上最强秦始皇斗罗大陆,他帮小舞化形,击杀千道流统治武魂殿斗破苍穹,他帮助美杜莎姐妹带领蛇人族走出塔戈尔沙漠,帮古薰儿复仇秒杀古元制霸斗气大陆画江湖之不良人,他忽悠李星...
...
简介穷小子杨凡因祸得福,脑海中多出一部神奇手机,命运由此改变,医术风水无所不能,种植养殖样样精通,脚踩恶霸,拳打奸商,俘获美人心,从此纵横乡村都市。...
本书简介种田宠文商战空间双强腹黑,1 无忧很郁闷,因为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假货,被一个天大机缘砸中 穿越就穿越!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小萝莉一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摊上几个极品亲戚,每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鸡飞狗跳,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些窝囊气。 幸好家里的人都是好的。温柔的母亲,儒雅的父亲,聪慧的大哥,英勇的二哥,精明的三哥,坚强的四姐,可爱包子小哥,外加小萝莉女主一枚,顺便附赠一枚药田空间。看一家大小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打造一片盛世田园,创造一个悠然居。 P这是一个乡村姑娘步步蜕变的华丽成长史。 女主身世成谜,坚强勇敢。 男主腹黑美型,绝对强大。 男配个个不简单,女配绝对是炮灰。...
...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