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晋纪十,从公元312年(壬申年)到公元313年(癸酉年),共二年。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壬申年)
春天,正月的时候,汉国的呼延后去世了,谥号是武元。
汉国的镇北将军靳冲、平北将军卜珝去攻打并州。辛未日,包围了晋阳。
甲戌日,汉国国主刘聪把司空王育、尚书令任顗的女儿封为左、右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的女儿都封为夫人,右仆射朱纪的女儿封为贵妃,都给了金印紫绶。刘聪打算纳太保刘殷的女儿,太弟刘乂坚决劝阻。刘聪就问太宰刘延年、太傅刘景,他们都说:“太保自己说他是刘康公的后代,和陛下您不是一个源头,娶了有什么妨害呢!”刘聪很高兴,封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刘娥为左、右贵嫔,地位在昭仪之上;又纳了刘殷孙女辈的四个人,都封为贵人,地位仅次于贵妃。这下,刘家这六个女人在后宫宠冠群芳,刘聪很少再外出,事情都由中黄门上奏后他来决断。
以前新野王司马歆的牙门将胡亢在竟陵聚集了一伙人,自封楚公,在荆州一带抢掠,还让司马歆的南蛮司马、新野人杜曾当竟陵太守。杜曾勇猛过人,在军队里数第一,还能穿着铠甲在水里游泳。
二月,壬子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
石勒在葛陂修筑营垒,督促士兵种地、建造船只,打算攻打建业。琅邪王司马睿在寿春大规模集结江南的部队,任命镇东长史纪瞻为扬威将军,统领各路军队去讨伐石勒。
正好赶上天下大雨,一下就是三个月不停,石勒军队里又闹饥荒又有疫病,一大半人都死了。听说晋军要来了,石勒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右长史刁膺建议先向司马睿表示归降,请求去扫平河朔地区来赎罪,等晋军退了,再慢慢想办法。石勒听了,忧愁地长啸一声。中坚将军夔安建议到地势高的地方躲避洪水,石勒说:“将军你怎么这么胆小啊!”孔苌等三十多个将领请求各自带兵,分几路趁夜攻打寿春,砍下吴地将领的脑袋,占据他们的城池,吃他们的粮食。还说今年一定要拿下丹阳,平定江南。石勒笑着说:“这才是勇将的计策啊!”给每人都赏赐了一副铠甲和一匹马。然后回头问张宾:“你觉得怎么样?”张宾说:“将军您攻陷京城,囚禁天子,杀害王公大臣,抢夺人家的妻子女儿。就算拔光将军您的头发,都数不清您的罪过,怎么还能去当人家的臣子呢!去年杀了王弥之后,就不该来这儿;现在几百里内大雨不停,这是上天在暗示将军不应该留在这儿。邺城有三台那样坚固的地势,西边连着平阳,四面都有山河险阻,您应该往北转移占据那里,来经营河北地区。河北要是平定了,天下就没有比将军您更厉害的人啦。晋军死守寿春,就是怕将军您去攻打。他们听说咱们走了,高兴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追咱们,对咱们不利呢!将军您应该让辎重从北路先出发,您自己率领大军向寿春进发。辎重走远了,大军再慢慢撤回,还担心什么进退无路呢?”石勒一听,捋起袖子,抖动胡须说:“张先生的计策太对啦!”然后责备刁膺说:“你既然辅佐我,就应该和我一起成就大功,怎么能突然劝我投降呢!就这主意,该杀头!不过我早就知道你胆小,这次就特别原谅你吧。”于是把刁膺降为将军,提拔张宾为右长史,称他为“右侯”。
石勒带兵从葛陂出发,派石虎率领两千骑兵前往寿春,碰到了晋军的运粮船,石虎的将士们争抢运粮船,结果被纪瞻打败了。纪瞻追出去一百里,前面就追上了石勒的大军,石勒摆好阵势等着他;纪瞻不敢进攻,就退回寿春了。
汉国国主刘聪封晋怀帝为会稽郡公,加授仪同三司。刘聪不紧不慢地对晋怀帝说:“你以前当豫章王的时候,我和王武子去拜访你,武子在你面前夸赞我,你说早就听说过我的名字,还送了我柘木做的弓和银砚台,你还记得吗?”晋怀帝说:“我哪敢忘啊?只恨当时没能早点见识陛下您的风采!”刘聪又问:“你们家骨肉之间为什么互相残杀得这么厉害呢?”晋怀帝说:“大汉将要顺应天命,所以我们家这是在为陛下您扫除障碍呢,这大概是天意,不是人为能决定的!再说要是我们家能守住武皇帝的基业,家族和睦,陛下您又哪有机会得到天下呢!”刘聪听了很高兴,把小刘贵人嫁给晋怀帝,还说:“这可是名门公子的后代,你要好好对待她。”
代公拓跋猗卢派兵救援晋阳,三月,乙未日,汉国的军队战败逃跑。卜珝的部队抢先逃跑,靳冲擅自抓了卜珝,把他杀了;刘聪知道后大怒,派使者拿着符节去斩了靳冲。
刘聪纳了他舅舅的儿子、辅汉将军张寔的两个女儿张徽光、张丽光为贵人,这是太后张氏的意思。
凉州主簿马鲂劝张轨说:“您应该派将领出兵,辅佐拥护皇室。”张轨听了他的,马上向关中地区发檄文,一起尊奉辅佐秦王,还说:“现在我派前锋督护宋配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直接奔赴长安;西中郎将张寔率领三万中军,武威太守张琠率领两万胡族骑兵,会陆续出发。”
夏天,四月,丙寅日,征南将军山简去世。
汉国国主刘聪封他的儿子刘敷为渤海王,刘骥为济南王,刘鸾为燕王,刘鸿为楚王,刘劢为齐王,刘权为秦王,刘操为魏王,刘持为赵王。
刘聪因为鱼和螃蟹供应不上,就杀了左都水使者、襄陵王刘摅;温明、徽光两座宫殿没建成,又杀了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他还去汾水捕鱼,大晚上都不回来。中军大将军王彰劝他说:“最近看陛下您做的这些事,我真是痛心疾首。现在老百姓归附汉国的心思还不坚定,想念晋朝的心思还很重;刘琨就在不远处,刺客到处都是。帝王轻易外出,一个普通人就能成为您的敌人。希望陛下您改正以前的做法,重新开始,那百姓就太幸运了!”刘聪听了大怒,下令要斩了王彰。王夫人磕头哀求,才把王彰囚禁起来。太后张氏因为刘聪刑罚过度,三天都没吃饭;太弟刘乂、单于刘粲抬着棺材恳切地劝谏。刘聪生气地说:“我难道是夏桀、商纣吗?你们这些人就像来哭丧似的!”太宰刘延年、太保刘殷等公卿、列侯一百多人,都摘下帽子流着眼泪说:“陛下您功德深厚,旷世少有,以前有唐尧、虞舜,现在就数陛下您啦。可最近因为点小供应不上,就急着杀王公大臣;大臣直言违背您的心意,就马上囚禁大将。我们实在不理解,所以一起为这事担忧,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刘聪感慨地说:“我昨天喝大了,不是我本心要这样,要不是你们说,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过错。”给每个人都赏赐了一百匹帛,派侍中拿着符节去赦免王彰,说:“先帝依靠您就像依靠左右手一样,您两代人都立下大功,我哪敢忘了呢!这次的过错,希望您别往心里去。您能一心为国担忧,这正是我所期望的。现在提升您为骠骑将军、定襄郡公,以后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您多纠正!”
王弥死了以后,汉国的安北将军赵固、平北将军王桑害怕被石勒吞并,想带兵回平阳。但军队里缺粮食,甚至出现士兵吃士兵的情况,于是他们从碻磝津往西渡河,攻打抢掠黄河以北的郡县。刘琨任命他哥哥的儿子刘演为魏郡太守,镇守邺城,赵固、王桑怕刘演半路拦截,就派长史临深到刘琨那儿做人质。刘琨任命赵固为雍州刺史,王桑为豫州刺史。
贾疋等人围攻长安好几个月,汉国的中山王刘曜接连战败,驱赶掳掠了八万多男女,逃到平阳。秦王司马业从雍城进入长安。五月,汉国国主刘聪把刘曜贬为龙骧大将军,代理大司马。刘聪派河内王刘粲在三渚攻打傅祗,右将军刘参在怀县攻打郭默;正好傅祗生病去世,城池被攻陷,刘粲把傅祗的子孙和当地百姓两万多户迁到平阳。
【内核解读】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正值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动荡时期,中原板荡、政权更迭,这段记载浓缩了乱世中权力争夺、伦理崩坏与生存抉择的众生相。透过这些碎片化的历史片段,我们既能看到王朝兴衰的必然逻辑,也能窥见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呈现。
权力场域的荒诞与残酷:汉赵政权的内部生态
汉主刘聪的统治堪称西晋末年权力异化的典型样本。他在短短数月内密集册封后宫,将司空王育、尚书令任顗之女封为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之女封为夫人,甚至突破伦理界限纳太保刘殷的二女四孙入宫,形成“六刘之宠倾后宫”的畸形格局。这种近乎疯狂的后宫册封,本质上是通过联姻巩固权力网络的政治手段,却将皇权的荒淫与专制暴露无遗。
更值得玩味的是刘聪与晋怀帝的对话。当刘聪追忆昔日晋怀帝赠予柘弓银研的往事时,晋怀帝那句“臣安敢忘之?但恨尔日不早识龙颜!”的谄媚回应,以及将司马氏骨肉相残解释为“大汉将应天受命,故为陛下自相驱除”的无耻辩白,深刻揭示了亡国之君的生存困境。而刘聪“以小刘贵人妻帝”的举动,看似恩宠实则充满侮辱,将皇权的操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刘聪统治的残酷性在其施政中表露无遗:因鱼蟹供应不足便斩杀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摅,因宫殿修建迟缓便处死将作大匠靳陵,这种近乎随意的杀戮凸显了专制皇权的非理性特质。当中军大将军王彰直言劝谏时,刘聪先是暴怒欲斩,后在太后绝食、群臣苦谏下才假意悔过,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暴露了其统治缺乏稳定的制度支撑,全凭个人情绪主导的脆弱性。
生存博弈中的战略抉择:石勒的崛起之路
石勒在葛陂的决策转折,堪称乱世中战略智慧的经典案例。当时石勒驻军葛陂,遭遇连绵大雨导致军中饥疫,死者过半,又面临晋军的重兵围剿,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在这场关乎生死的会议上,不同将领提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右长史刁膺主张投降西晋以求自保,中坚将军夔安建议迁居高地避水,孔苌等将领则力主强攻寿春。
石勒最终采纳张宾的建议,放弃攻打建业的计划,北徙占据邺城以经营河北。这一决策体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邺城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山河四塞,进可攻退可守;而此时西晋政权在江南立足未稳,无力追击北撤的石勒军。张宾的分析精准把握了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河北地区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真空地带,控制河北便可形成“天下无处将军之右”的战略优势。
石勒不仅善于纳谏,更展现出赏罚分明的领导风格:他斥责刁膺的投降建议,将其贬为将军;却破格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号“右侯”,这种用人之道为其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北撤过程中,石勒巧妙部署,先遣辎重北行,自率大军佯攻寿春牵制晋军,最终成功摆脱困境,这一操作展现了其成熟的军事指挥艺术。
地方势力的立场分化:乱世中的选择困境
在中央政权崩溃的背景下,地方势力的选择成为影响时局走向的关键变量。凉州牧张轨在主簿马鲂的建议下,决定“翼戴帝室”,派遣前锋督护宋配、西中郎将张实等率军数万奔赴长安,共尊秦王,这一举措反映了部分地方势力对西晋正统的坚守,试图通过扶持皇室延续中原文化血脉。
相比之下,故新野王歆牙门将胡亢聚众竟陵,自号楚公,寇掠荆土,这种割据自保的行为则代表了另一种生存逻辑——在中央权威瓦解后,地方豪强通过武装割据争夺地盘资源。而胡亢任用“勇冠三军,能被甲游于水中”的杜曾为竟陵太守,凸显了乱世中武力至上的生存法则,个人勇武成为获取权力的重要资本。
代公猗卢出兵救援晋阳,击退汉兵,展现了边疆部族在中原乱局中的介入力量。而汉镇北将军靳冲因同僚卜珝先退便擅自将其斩杀,最终自己也被汉主聪处死,这种连锁杀戮反映了乱世中军纪崩坏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上下级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制度约束。
历史启示:乱世中的人性与制度反思
永嘉六年的历史片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乱世的本质特征:当制度崩溃、秩序瓦解时,人性中的贪婪、残暴与智慧、坚韧同时被放大。刘聪的荒淫残暴与石勒的战略远见,晋怀帝的屈辱求生与张轨的忠义坚守,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的乱世图景。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汉赵政权的崩溃隐患已在其统治细节中显现:皇权缺乏制约导致决策随意化,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并存,杀戮成为维持统治的常态手段,这些都违背了基本的政治理性。而石勒的成功则在于其建立了相对高效的决策机制,能够吸纳张宾等谋士的合理建议,形成了比汉赵政权更具活力的政治军事集团。
从社会伦理角度看,西晋末年的“骨肉相残”不仅是司马氏家族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伦理体系崩溃的缩影。晋怀帝将家族内斗解释为“天意”,实则反映了传统伦理在乱世中的失效,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时,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这种伦理崩坏反过来又加剧了社会动荡。
永嘉六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权力若缺乏制约必然走向腐败,社会若失去秩序则人性易趋扭曲,而战略远见与制度建设才是乱世中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段历史不仅是王朝更迭的记录,更是关于人性、权力与秩序的深刻教训,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本书简介☆☆☆平淡无奇的婚姻,让她忍不住出轨。丈夫移情别恋,婆婆百般刁难,年轻的男人又热情体贴,她难以抗拒...
世上真的有龙,又名为天子,掌天下权势,龙皆有逆鳞哎嗨!都是我薅的。...
柳明燕以为重生是上天对她的补偿,因为谁让她是被逼而死的。正当她意得志满的享受重生后的美好人生时,为什么总有些莫明其妙的人出现在她身边?小子,你这么傲娇的跟女生说话,你妈知道吗?教官,您跟本姑娘谈情说爱,有打报告给您妈吗?那谁?坏人姻缘是要招雷劈的你造吗?叉腰,四十五度望天的柳明燕很郁闷,她只是想平凡的过完这一生,咋就这么难!?...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别妄想逃离我,除非我尸骨无存。我是你一个人哒墨临琛掌握京城命脉,凶残冷血,却对病秧子安初眠蚀骨宠爱。传闻这病秧子骨瘦嶙峋,奇丑无比,结果,她惊艳亮相,全民皆痴。安初眠在外腥风血雨搞事情,唯独对墨临琛成了黏人小奶包。当着众人面,墨临琛抱着小奶包,又哄又宠,我老婆身子娇弱,三步一喘,你们都得让着她。养生系统续命,无数神级buff加持,安初眠一搞事就轰动全球。天后马甲被扒,墨临琛看着怀中的安初眠,小奶包,嗯?我摊牌了,除了是你的小奶包外,马甲也遍布全球爱慕者蜂拥而至,豪掷千金。墨爷,你家夫人翻天了!墨临琛磨刀霍霍,敢,她是我的私有物,谁敢多看一眼死!次日,安初眠狐疑的发现,对她众星捧月的爱慕者们,一见到她就闻风丧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