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九十七章 掌心雷火震京畿 群臣惊服议装备(第2页)

台下众将闻言,纷纷躬身应道:"陛下圣明!有此神兵利器,何愁金贼不灭!"

吴敏在一旁也是感慨道:"陛下,臣观此掌心雷,真乃鬼斧神工之作!我大宋有此利器,加之将士用命,必能重振国威,洗雪靖康之耻!"

蔡懋亦是点头道:"陛下,格致院诸匠师如此用心,实乃我朝之幸!只是。。。此等利器制作,当严防泄露,莫让外敌得知详情。"

赵桓颔首道:"蔡卿所虑甚是。朕已令陈过庭严加防范,格致院内外,皆有皇城司密探把守。凡接触此类机密者,皆需具结画押,生死与共。"

他转向吕颐浩,道:"吕卿,这掌心雷虽已初具威力,但朕觉得还有改进空间。那引线长短,爆炸时间,铁片飞射方向,都需细细调校。你回去后,与铁牛、楚材等人再行研讨,务求尽善尽美。"

吕颐浩连忙躬身道:"臣遵旨!定当督促诸匠师,精益求精,不负陛下厚望!"

赵桓又看向楚材,问道:"楚材师傅,朕交给你那神机燧发枪的图纸,可有眉目了?"

楚材闻言,神情既有兴奋,亦有几分忐忑,道:"回陛下,小臣与铁牛师傅反复参研陛下所赐图纸,其中那击发机制,巧夺天工,实为闻所未闻!只是。。。只是其中那些精密的机簧零件,以小臣现有手艺,恐怕。。。"

他顿了顿,咬牙道:"小臣不敢妄言,但若要制成陛下图上那般精密的燧发枪,怕是需得那水力驱动精密机床先行制成,方能加工出如此精细的部件。"

赵桓点头道:"朕知你们的难处。精密机械的制作,确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朕给你们足够的时间和资源。那水力机床,便是你下一步的重点攻关方向。有了精密的工装设备,何愁造不出精良的火器?"

铁牛在一旁瓮声道:"陛下,小臣倒是有个想法。虽说那神机燧发枪一时难以制成,但我等可否先改良现有的突火枪?将那竹筒换成铁管,火药配比再行调整,或可先行装备一批。虽不如燧发枪精妙,但比之寻常突火枪,必然威力大增!"

赵桓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铁牛师傅所言甚是!正所谓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你们可先从改良突火枪入手,积累经验,为日后制作燧发枪打下基础。"

他环顾四周,见众人脸上皆是振奋之色,心中也是豪情满怀。

"诸位爱卿,诸位将军,"赵桓朗声道,"今日校场一观,朕心甚慰!我大宋不仅有忠勇善战的将士,更有巧思天成的匠师!千里镜可洞察敌情,掌心雷可摧坚破锐,改良火铳可远程杀敌!有此三宝在手,朕有信心,不出三年,必让我大宋重回巅峰,威震四夷!"

台下众人齐声山呼:"陛下圣明!大宋威武!"

声震云霄,经久不息。

赵桓待众人情绪稍平,又道:"今日所见诸般利器,暂时不得外传!朕要的是奇兵制胜,出其不意!待到北伐之时,定要让金贼见识我大宋的雷霆手段!"

"臣等遵旨!"众人再次齐声应道。

赵桓见时辰不早,便对众人道:"诸位爱卿,校场观器已毕。朕先行回宫,你们可再自行观摩片刻,但切记今日所见,不得泄露分毫!"

"臣等恭送陛下!"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赵桓在张望等人的簇拥下,缓步走下高台。临走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冒着青烟的爆炸现场,心中暗道:"掌心雷已成,千里镜在手,改良火铳也有了方向。看来,这次北伐的胜算,又增了几分!金贼们,你们可准备好迎接我大宋的雷霆之怒了?"

热门小说推荐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木叶上空,漩涡鸣人漠然开口,抛出手中漆黑如墨的大螺旋轮虞,无尽光和热迸发,将入目所见一切尽皆夷为平地。一个没有被阿修罗查克拉影响,一个从小和九喇嘛和睦相处,一个从小接受现代义务教育,一个看过整部火影忍者。一个不一样的鸣人的故事。...

诸天之盖世人皇

诸天之盖世人皇

新书已发,书名封神重生纣王,开局十万亿功德,请大家多多支持,不胜感激!重生蛮荒,妖族雄霸大地,以人类为食秉承后羿之名,得造化神器诸天造化塔穿越万千世界,纳诸天造化于一身大宋武侠中,他反掌镇压四方,定鼎河山!风云中,他炼化四大圣兽,觉醒四象之力!遮天中,一力镇压各大禁区,护佑人族!蛮荒世界中,射落九日,带领人族雄霸天地!...

打脸之王

打脸之王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少年,就是要不断战斗,然后胜利!无尽天路之旅,无尽征途,见证少年的热血和传奇!心怀野望,烈血如燃!永远少年,!...

考试结束!奖励顶级跑车

考试结束!奖励顶级跑车

当楚岚走出考场那一刻,系统加身!叮,签到成功,奖励法拉利恩佐一辆!于是,楚岚一路向北,在魔都里留下都市车神的传说!叮,签到成功,奖励沙漠之鹰一把!于是,面对武林高手,我起了一枪秒了有什么好说的!叮,签到成功,奖励技能天气之子!于是,现在开始就要放晴了哦!那么问题来了,考试结果还重要吗?...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