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换作一般人,即使不顺便拍一拍领导的马屁,赞一声“领导就是有水平,以后多向您学习”之类的话,也会把它当成一句玩笑,一笑而过。事实上这也的确是个高级玩笑。但苏东坡却认为王安石是在取笑自己,因此他回敬道:“按照您老的说法,这‘滑’字难道是水之骨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要不是王安石的“石”字不好拆,苏东坡肯定会拿“石”字说道说道。
好在王安石并没太在意,接着说:“‘鲵’字从‘鱼’从‘儿’,合为鱼子。‘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并非没有道理。”
苏东坡仍然笑笑道:“鸠字九鸟,您老可知其中典故?”
王安石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就虚心地请苏东坡解释。这下苏东坡卖弄起来,他得意洋洋地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上两个老鸟,不是九个吗?”王安石听了,十分讨厌他的轻薄,第二天就把苏东坡贬为湖洲刺史。
后来,苏东坡又因其猖狂的性格和过人的才气引起了朝中大臣普遍的嫉妒,这些人罗织了苏东坡的几首小诗,硬生生地给他搞出个“乌台诗案”,如果不是赵匡胤立国时曾立誓不杀士大夫,加之王安石等人从中营救,苏东坡没准就得做了冤死鬼。
但即使如此,苏东坡从不知收敛。苏东坡出狱后,第一个便是去拜访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休,他便坐在堂上等待,无意中发现书桌上有王安石刚题的半首《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吟诵一遍,当即大摇其头,心说菊花最能与秋霜争斗,即使死了也不会掉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想到这儿,他极其鲁莽地往王安石的诗后面续上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便嘱咐童子等太师醒来请告知我苏东坡来过云云,回了客栈。结果王安石醒来后立即发现了苏东坡的大作,当即把他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苏东坡只道是王安石嫉妒自己,公报私仇,但等到了黄州之后,当年秋天竟然发现当地就有一种“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菊花,这才意识到自己着实是既轻薄又浅薄。
其实,对于看惯了历史闹剧的人来说,苏东坡即使续对了诗又能如何?王安石再差那也是个宰相,你这不是打宰相的老脸吗?上级没让你动的东西,你就不要动;上级让你动的东西,你动之前一定要请示一下上级怎么办好?上级示意让你看着办的东西,你也要想想上级的潜在意图是什么再办……这是历史经验,也是官场的普遍法则。而遍观古往今来那些或有才或没才的冤死鬼,他们大多都有与苏东坡一样的毛病,总是自以为是,没事找事,除了对后世有些许启发,对他们自己绝没有半点好处。
大智若愚是人们对残酷社会的适应,有时候也是一种境界和情怀。野史中曾记载,有一次,孔夫子带领弟子们经过一个市镇,发现有两个人正在争吵,旁边围了一大堆看热闹的。孔夫子一看,“围观精神”啊,这可不好,我得劝劝。一打听才知道,那两个人一个是卖布的,另一个是买布的,买布的问卖布的:“这布多少钱一尺?”卖布的回答:“三钱一尺。”
于是买布的说:“好,给我来八尺!”但当卖布的把布裁好,交给买布的人手里时,买布的却只付给他了二十三钱。卖布的便说:“三八二十四,请付我二十四钱!”买布的却说:“明明是三八二十三嘛,你怎么敢要我二十四钱?”于是两人争执不下,越吵越凶。
孔子一边听一边琢磨,还没等他想好办法,他的徒弟、脾气火暴的子路就大声嚷嚷道:“真是岂有此理!世上哪有三八二十三的道理!那个买布的,你应该给人家二十四钱!”那个买布的能与人家吵到这个程度,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厉声问道:“你是何人?关你何事?”子路说:“我是孔子的学生,圣贤教导,你不讲道理,我就要帮他评评这个理!”买布的一听是孔子的弟子,当即缓和了面部表情,但仍不肯示弱:“你是孔子的学生,我怎么不认识你?我敢跟你打赌,即使是孔子亲自来了,他也一定会说是三八二十三,如果不是我就把我的脑袋摘下来给你!”子路稳操胜券,说:“好。”买布的又问:“如果你输了,又怎么讲?”子路想了想说:“你们的事情本来与我无关,如果我输了,我就把帽子给你!”虽说这个赌约很不公平,但那个买布的居然也同意了。于是子路转身请出孔子,请他判决,让子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孔子还摸着脑袋思量了片刻,最后说道:“子路啊!你输了,帽子交与人家吧!”买布的赢了帽子,也忘了跟卖布的吵架了,高高兴兴地走了。这时,孔子才对既纳闷又愤怒的子路解释说:“子路啊,你想想,是你的帽子重要,还是那人的性命重要啊?”子路豁然开朗,不由得又羞又愧,暗叹自己与老师的境界差得太远。
这个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而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曾经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西方人也说,想变成孤家寡人还不简单?你只需比你的朋友们表现得更有智慧就行!所以,不管你是真有智慧,还是假装有智慧,如果学不会大智若愚,就难免被自己所愚弄,或者为自己招灾,或者给别人惹祸。
3.聪明——智慧——道
我们常说自己是“知识分子”,什么叫“知识分子”?学历高就是知识分子吗?每一个称谓的背后,都暗含着一种责任。
——蔡礼旭(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创始人,曾于北京大学演讲)
多年前,我曾请教一位前辈: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有些人很有知识却不能改变命运?前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命运比做一个台阶,那么知识只能处于最低的那个台阶,知识上面那个台阶叫文化,文化上面那个台阶叫智慧……”
如果把本节的主题——聪明、智慧和道——放在一个类似的三级台阶上,那么处在最低的台阶上的无疑就是聪明。
所谓聪明,简单来说是指天赋较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强等。由于是天赋方面的衡量指标,聪明往往被人们用在那些除了天赋好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的小朋友身上,如“这孩子真聪明”。历史上不乏聪明的小孩儿。比如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他小时候有人送了王安石一只鹿和一只獐,由于这两种动物普通人不易分辨,送礼者就借机考王元泽小朋友:你知道哪只是鹿、哪只是獐吗?王元泽小朋友眼珠一转,立即答道:“鹿旁边是獐,獐旁边是鹿!”大家听了都拍手叫好。
但这并不代表王元泽就真的会区分鹿和獐。对普通人来说,这并没什么,有点类似的小聪明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搏众人一笑。但假设王元泽是位动物学家呢?这样不靠谱的回答肯定不会令您满意。再假设,王元泽长大后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老子,皇帝老子心血来潮,像某些武侠小说中的恶人一样,要给他来个“区分獐鹿定生死”,王元泽岂不危矣?
这就需要扎扎实实的知识了。当一个人的知识多了,人们往往就会说,这个人,知识渊博,富有智慧。至于那些智慧与知识不成正比的人,人们又会说他们:“书白读了!”言下之意,读书是应该产生智慧的,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消化知识,更不懂得升华知识,生发智慧。不过智慧这玩意我们反复地说过,它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提升战斗力,用不好难免自戕。古今中外的贪官们,哪一个没点儿智慧也不可能坐上高位,那些高科技犯罪者也都是有智慧的,但智慧最终害了他们,也害了大家。所以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一个人的智慧,必须是合乎道的智慧。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说爱财不要紧,但必须符合生财之道,否则你总是仗着自己有智慧,耍阴谋诡计坑人,要不了多久,周围的人就会讨厌你、鄙视你、远离你,法律也要治裁你。
什么叫做“道”呢?尽管学术界对它的探讨车载斗量,但很难给出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正如王蒙先生在《老子十八讲》中所说的:外国人因为无法翻译“道”,直接就用它的音译,这就好像小沈阳说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阳”,我的英文名字则叫“小沈阳”。不过,人们对道也是有普遍的认识的。说简单点儿,道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大智慧,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中国历史上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得道之人。比如三皇五帝中的舜,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苦孩子,不仅家世清贫,父亲还是个盲人,母亲也很早离世。如果只是与盲父相依为命,根本体现不出舜的不幸。后来,舜的父亲又给他娶了个后妈,后妈生了个男孩叫做象,也就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从此,舜长期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里,三人不仅对舜非常刻薄,还屡次设计欲置舜于死地,好在舜聪明机警,也就是有智慧,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但他每次逃生后都不记恨父母,仍像以前一样孝顺,待弟弟也很友善。后来,人们向老迈的华夏首领尧推荐舜,他的德行和道行很快获得了尧的首肯,成为其禅让接班人。
很多年后,孔子曾经以舜为例教导弟子曾参。
有一次,曾参在瓜田里除草时,一走神儿,锄断了一棵瓜秧,曾参的父亲曾点见了后非常恼火,他抄起一条大棍子就打曾参,曾参觉得自己既然犯了错,那就应该挨打,因此他始终一动不动,曾点也不懂得点到为止,最后居然把曾参打倒在地,昏死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曾参才苏醒过来,想起刚才的事情,他立即站起身来,对父亲说:“我做错了事,惹您生气了,我下次一定注意。”说完,曾参退到屏风后面,弹起琴,唱起歌,意思是让曾点知道他还能唱歌,不仅身体没事,心理也没问题,不要为他担心。
这事传开以后,人们都夸曾参是个大孝子,全是孔子教育得好。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却吩咐其余弟子说:“如果曾参来我这儿,别再让他进我的屋子。”颇有点逐出门墙的意思。
于是曾参郁闷了:我哪做得不对呢?老师这么生气。曾参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托师兄子贡代自己向老师致歉,同时也为自己求求情。孔子对着子贡和其余学生说:“这个曾参啊,他哪里需要向我致歉呢?他又没有得罪我,我只是气他愚痴。你们听说过没有:三皇五帝中的舜是瞽叟的儿子,舜侍奉他父亲时非常顺从,一向言听计从。但是瞽叟想杀死舜的时候,舜从来不让他得逞。别说想杀他不能,就算是想用粗木棍打他,舜也会立即溜掉,让他打不着。除非他用小木棍打舜,舜才会忍着。而曾参只不过犯了个小过错,却站在那里,任何他父亲用粗木棍暴打,说什么也不离开,这根本不是孝,一旦他被打死,岂不是陷他父亲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还有比这更不孝的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本节所探讨的主题——“去智”,也不是要大家绝对的不要智慧,做个实打实地傻子,我们只是奉劝大家别过多地玩心计、耍心眼儿,要以诚待人,要坦坦荡荡地追求,但若有人像曾参那样,别人都已无所不用其极了,他还在那里念叨着“大智若愚、大勇若弃”默默承受,那绝不是我们的初衷。
叶家天才继承人被人残害,导致未婚妻退婚,更被赶出家门。隐姓埋名成为小家族上门女婿,机缘获得长生诀跟惊世医术,从此一飞冲天。这一次,他要洗刷屈辱,夺回属于他的一切。这一次,他注定要站在世界之巅,让众生膜拜!...
身在灵气复苏的武道时代,却拥有了去往修仙世界的能力!苦于没有习武资质的方正表示不练武了。我修仙!!!什么?修仙世界已近末法,灵气稀缺?天材地宝匮乏?能自如穿梭两界的方正表示,我们这旮沓刚灵气复苏,一切都不是问题。反派救命,有人作弊啊,修仙的欺负我们练武的,还有没有天理了?PS已有精品作品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资产千亿的霍家继承人霍不凡,被谋杀后重生在了一个底层男子的身上。在头疼如何面对这对不知情的母女时,霍不凡发现真凶已经将他的替身推至台前,意图窃取霍家的资产...
前世,她是贵门嫡女,为了他铺平道路成为太子,却惨遭背叛,冠上谋逆之名,满门无一幸免。一朝重生回十七岁,鬼手神医,天生灵体,明明是骂名满天下的丑女,却一朝转变,万人惊。未婚夫后悔痴缠?她直接嫁给未婚夫权势滔天的皇叔,让他高攀不起!没想到这声名赫赫冷血铁面的皇叔竟然是个宠妻狂魔?我夫人医术卓绝。我夫人厨艺精湛。我夫人貌比天仙。从皇城第一丑女到风靡天下的偶像,皇叔直接捧上天!...
做我的情人,到我玩腻为止。第一次见面,他强占她,逼她做情人。33日地狱般的索爱,沦为恶魔的禁脔。钱赚够那我滚了,再见。她包袱款款走得潇洒。恶魔总裁全世界通缉女人,想逃?先把我的心留下!这是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游戏,谁先动情谁输,她输不起,唯一能守住的...
她是绝世无双的药学天才,手握药王宝鼎,一朝穿越,竟成御药房最卑微的小药奴。医师刁难,公主欺辱,连未婚夫都上门要退婚?不怕,药鼎在手,天下我有。顶级药方信手拈,珍稀药材随手拿,惩刁奴,斗细作,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