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否宽赦?”
高澄的这个问题,让崔劼心中升起一股希望,他直勾勾地看着陆操,眼神中满是恳求。
陆操终究还是咬牙道:“叛逆之罪属重罪十条,按律不得宽赦。”
崔劼万念俱灰,噗通一声,瘫坐在地上,泪如泉涌。
高澄没有去看崔劼,他欣赏地打量着陆操,其实这些问题自己怎么可能心里没数,今日问询,只是为了试试陆操是否如史籍所载。
果然是个刚直不苟的法吏,并没有因为崔氏的名望而包庇,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高澄放心将律法交到他的手中。
“若是这次叛逆之人个个族灭,究竟要死多少人才能了结。”高澄感慨道,随即将目光转向崔劼:“起来吧,我没那么重的杀心。”
这番话在崔劼听来仿佛是溺水中的救命稻草。
“下官多谢世子垂怜,多谢世子垂怜。”
重重地磕头声实在让高澄于心不忍,吩咐道:“李顺,快把崔侍郎扶起来。”
“诺。”
高澄转而向陆操表示歉意道:“陆廷尉,这次我想枉顾律法,还请廷尉见谅。”
他这人有一个优点,对于自己喜爱的人物,总是保持敬重之心。
“尚书令心存仁义,下官岂敢有怨言。”
陆操对高澄也有一定的了解,相信他是一个重视律法的当权者,否则也不会急于修订《麟趾格》约束官吏,他们之间的误会只在于陆操觉得高澄修法,却没有知会、征询他这个掌管律法的廷尉卿的意见。
更何况能够免除一场大屠杀,陆操怎么可能出言反对。
高澄随即转向崔劼,严肃道:“死罪可免,活罪难恕,若是此番不惩治清河崔氏,我担心有朝一日就有人敢拿我高澄的人头去向宇文泰邀功。”
“能得世子活命之恩已是侥幸,崔劼不敢再心存奢望。”
“孝文帝时班定族姓,以卢、崔、郑、王为四姓高门,如今崔、郑两姓叛逆频出,不足为天下表率,我将上表天子,降崔、郑两姓门第,由群臣商议,另选名门。”
所谓群臣商议不过是掩人耳目,关于新晋二姓,高澄心中早有打算。
他准备以博陵崔氏顶替清河崔氏,毕竟自己麾下崔暹、崔季舒、崔昂都是出自博陵崔氏,此举不仅能让三崔感激涕零,更能将博陵崔氏彻底绑在自己身边。
至于顶替郑氏的门阀,自然便是渤海高氏,当然,论底蕴渤海高氏别说与原有四姓相比较,就连博陵崔氏都甩他们很远。
但是架不住如今高氏当权,就好像百家姓凭什么赵字当头,还不是因为是宋代编的。
若是往常,崔劼哪怕豁出去了这条命,也会竭力反对高澄这一做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一个家族来说,门第就是一切,但此次关系到宗族存亡,不止他一人生死。
还好只是降门第,而非革除士族身份,倒也还能接受:哪怕降了门第,清河崔氏依旧是一线望族。
崔劼也知道不可能就这么点惩罚,肯定还有后续。
果然,高澄继续道:“崔彦穆、崔彦珍出自东武城县,着令东武城县所有崔氏子弟家产包括田亩尽数充公,奴婢放归为良人,按均田制以丁口重新授予田地。”
授田对象自然也包括被没收了家产的东武城大、小房崔姓族人。
这一条虽然狠厉,但与青州房的崔劼无关,沙苑大败后叛乱四起,东魏国库又一次遭创,高澄自然要寻些名目充实国库。
但还没完。
“崔氏大房养出这等叛逆之贼,难辞其咎,着令清河崔氏将大房移出族谱,大房子弟革去士人身份,禁止私自踏出东武城县,违者,以死罪论。”
高澄打算等到局势平稳再取消这项禁足令。
至于同在东武城的小房,高澄确信他们最怨恨的不是自己,而是同姓的大房子弟。
问何为大? 答再无可比较者,为大。 问何为道? 答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者为道。 问何为宗? 答...
仙道缥缈,仙踪难觅。李念凡以凡人之躯降临修仙世界,得知修仙无望后只想安稳度日。却不知他收养的一条狗,因为看他写诗作画,成为一代妖王,镇压一方世界。他屋后栽种的树木,因为听他弹琴奏曲,成为世界之树,撑起天地桥梁。他遇到的一个路人,因为受他随口点化,成为仙道圣人,引领一个时代。回首时原来那位一直缠着他要字画的书生是仙界画圣,那位棋艺很烂的老头是仙界棋圣,那位每天晚上来听曲的美女是仙界第一圣女...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的淫威所敬佩。在一次下乡途中,市里某位领导认出了吴一楠,自此以后,吴一楠官运亨通...
我在很小的时候经历了凶煞的百日关,但却因此因祸得福,拥有了一双奇特的阴阳眼。阴阳眼不是透视眼,却能够看清百鬼。...
失业的物业小职员天赐,偶遇神秘兮兮的老头子雇他去当一座公寓的物业经理,据说那里美女成群,待遇丰厚,干得好还能抽取福利,他乐颠颠的签了合同,可到了公寓彻底傻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