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0章 拍卖小会 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第2页)

陈浔又平静的喝了一口养生茶,眼中古井无波,相当有底气,十几万下品灵石还拿不下你们?

大黑牛也默默喷出一口鼻息,牛眼死死的盯着高台,估计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欢迎诸位道友、前辈赏光参加这次拍卖会。”

中年男子站在高台拱手,“现在拍卖正式开始,拍卖之物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百下品灵石,还望诸位道友量力而行。”

话音一落,一位侍女上前,中年男子手中一道法力而出,宝物亮出身形。

“第一件,玄阶下品法器,山灵剑,土属性,相当契合土灵根的道友,而且坚硬无比,比同阶之物略胜一筹。”

中年男子声音沉稳,说话不急不缓,“起拍价,2000下品灵石。”www。

“2500灵石。”

“3000。”

……

后方的筑基修士们开始喊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开始,法器这种东西可是可以传承的,哪怕贵点也要买下。

这些筑基修士眼神放肆,谁在那里喊价,都要多看两眼,好像在蹲点似的,这也是普通拍卖会的一大漏洞,也真正卖不出最高价。

因为大部分修士都会选择留一手,免得出城之时被光脚不怕穿鞋的阴了。

陈浔与大黑牛暗暗咂舌,坐直了身子,这开场预热就来这么狠的吗……但是估计下一件就没那么狠了。

山灵剑最终被一位筑基修士花费五千下品灵石拍下,一位侍女也从一旁走来,收取灵石,拍卖会结束后直接拿货,也可现在拿走离去。

“下一件,八宝赤金,二斤二两,想必诸位道友也知道此物必须在金属性相当浓郁之地诞生,乃真正的天材地宝。”

“若是炼器之时加入还可以加成体内法力与法器的契合度,让法器的威力大增。”

“起拍价3000下品灵石。”

中年男子环视会场,将八宝赤金放在了案台上,金光闪闪,让人垂涎欲滴。

“哞~”大黑牛有些激动的看向陈浔。

“3500灵石!”陈浔将法力加成在声音上,果断开口,虽然不是很需要,但是曾经见过图片,想拉拉参与感。

他一开口,后面的筑基修士们顿时眼中慌神,明目张胆的和前辈抢东西会显得有些不懂事。

“5000灵石。”一位金丹期女子淡淡开口,还看了陈浔一眼,后者露出微笑,靠在了椅子上,不再争抢。

大黑牛哼哧一声的喷出一口鼻息,金丹前期,装啥大姐大啊。

陈浔呵呵一笑,拍了拍大黑牛,眼中毫不在意。

拍卖会不温不火的还在继续进行着,各种宝物相继登台亮相,甚至还有东西拍出了上万下品灵石的价格。

三瓶真元丹也被某位金丹修士收入囊中,眼中相当满意,似乎不虚此行。

陈浔和大黑牛也是看起了热闹,喝喝养生茶,那些人争得面红耳赤,阴鹫的眼神四飞,说不得要在城外好好交流修炼心得一番。

终于,随着一轮轮的竞拍,他们心中的期待之物来了。

“元辰参500年份,但是除了乾国的十大仙门外,外界近乎灭绝,此物得来相当不易。”818小说

中年男子那平静了半天的眼眸中也是闪过一抹火热,“送来此物的道友也是别有它意,想用千年灵药交换。”

元辰参被放在药匣里,静静的躺在高台上,它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体态小巧玲珑,但光泽有些暗淡,明显药性欠佳。

此话一出,会场响起阵阵窃语声,灵石易得,千年灵药难求啊。

这灵药一旦上了千年,那药性和999年的同种灵药似乎都是两个物种,差别甚大。

几位金丹修士听后脸色也是微变,他们也是想来角逐此物之人,但若是用千年灵药来交换此物明显有些不合适。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后王妃飘了

重生后王妃飘了

沈家九姑娘沈听雪前世眼瞎,错信奸人,致使沈家灭门,挚爱之人横死。再睁眼,回到十五岁那年,小姑娘撸起袖子,什么也不说就是干!众人发现,九姑娘那个草包不草了,有美貌有手段,还会撒娇求抱抱。而那传闻中狠辣冷厉的定北王,却伸手将小姑娘抱在怀里,眉目清朗,温言轻哄,乖,抱抱。PS女主有八个哥哥,还有一堆师兄表哥,身世神秘,团宠小公主。男主纨绔,又帅又腹黑,宠妻狂魔。另本文小甜饼一枚欢迎来啃一捧雪的其他作品...

重生90之悍妻当家

重生90之悍妻当家

重生90之悍妻当家...

最后一个葬魂师

最后一个葬魂师

古语有云八字轻者,身虚,神弱,易近鬼!我的八字就非常的轻!不仅如此,据说我在出生的那天正巧紫薇星降世!这要是换成在古代,我必定会是帝王之相!可惜,却毁在了我的八字轻上面!这让我只有了帝王之相,却没有帝王之命!等待我的只能是百鬼缠身,死于非命!(新书更新慢可以养肥了再看!这段时间了大家不妨看一下阴阳墓师。了解一下乔胖子祖父辈们的故事!另外重生之无赖至尊欢迎大家收看!)...

丁薇记事

丁薇记事

裙子720795516新书楚河记事求收藏。本文简介三十二岁喜提弟弟的大龄女青年丁薇一朝重生,发现居然回到了2005年的大学军训。她摸了摸兜里的六块五毛钱,很快决定摆脱贫穷的生活,利用超前眼光,写作出版,一书封神!那么问题来了,在挣钱买到电脑和手机之前,她的六块五毛钱,够去几次网吧?...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