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集直解(第1页)

第6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唯识三十颂》,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6面。

这一大科我们是讲到初能变相,本颂的宗旨主要是说明万法唯识的道理。说一切的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现前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对于这个现前一念心识的一个内涵,在本颂当中主要是分成两部分来说明:

一、唯识性

第一个就是唯识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我们的明了心识是离心缘相、离言说相,离开一切染净的相貌。我们也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是游于甚深法性三昧,在这种境界里面是无有少法可得,这种情况叫唯识性,说明我们一念心识在摄用归体的一个相貌。

二、唯识相

其次就是唯识相,就是我们一念心,在凡夫的境界是喜欢向外攀缘,“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念起”,我们念头一动,这个就落入唯识相了。这个活动的相貌有两个:第一个、我们随顺不觉的因缘,这个时候心识的相貌是呈现出一个烦恼障,业障,报障——出现各式各样的烦恼,造了各式各样的罪业,也承受各式各样的老病死的痛苦果报;第二个因缘,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也可以随顺于觉悟,这样子,这念心识所创造的因缘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种的功德,种种的安乐的境界。

这种心识的依体起用所创造的这些染净的因果,我们都称为唯识相。唯识相就是说呢,我们这念心在创造因果的时候,是怎么个创造的方法呢?在本颂当中天亲菩萨讲到三能变,就是异熟能变、思量能变、和了境能变,这三能变,基本上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说明:

第一个部分是属于因缘变,就是异熟能变。我们的心识在变现万法的时候,第一个因素就是一个业力的因缘,就是当这个心识它是善业释放出来的时候,那是一个安乐的果报;第二个,假设心识的罪业所释放出来那是一个痛苦的果报。所以说,这个影响我们心识变现万法的第一个因缘,就是我们过去的业力。

其次呢就是分别变,这个思量能变和了境能变,这种分别,我们的分别心的因缘,也会影响我们的痛苦和快乐。就是我们起善的分别,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能够往这个道上会,“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也会使令我们痛苦的果报减少,安乐的果报增长。

我们说万法唯识,心识在变现万法,影响我们生命快乐和痛苦的主要是业力的因缘和分别的因缘,这两个因缘在主宰着我们的念头,也就主宰着我们生命的变化,本颂在发明这个诸法实相,主要是讲这样的一个概念。这个业力的因缘,到底业力是如何的变现万法,这当中就讲这个初能变,我们看这个偈颂: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捨。

这个地方讲初能变,基本上是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杂染的心识,第二个是清净的心识。我们前面讲到了这个三相门,就是“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这个第八识的初能变,它的一个自相,主要的就是阿赖耶,就是这个藏,讲的清楚一点,就是一个我爱执藏。这个藏,主要就是摄持不失的意思,就是第八识的明了性,有一种摄持不失的功能,这种功能,当它是因地的时候,它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叫做一切种识;在果地上,它能够变现这种可乐、不可乐果报,这个叫做异熟识;所以阿赖耶是一个总相,开展出来的是一个异熟和一切种,一个果相,一个因相,这个是前面的一个大意。

这以下我们看“不可知:执受、处了”,前面是讲到第八识自之体相,这以下是讲出它所表现的一种了别功能。这个第八识它生起了别的时候,它有一个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不管它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都是「不可知:执受、处了」,是讲第八识在攀缘境界的一个相貌。我们看讲义第七面,看藕祖的注解:

四、言“不可知”者,谓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

这个“不可知”主要指的是两个内涵:

第一个,谓此识能缘的行相极为微细。第八识在了别境界的时候,这个第八识能缘的明了心识,极为微细,不可觉知,第八识在了别的时候,它那个刹那刹那生灭的这种行相,太过微细,不是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圣人所能够了知的。这样子的不可知,解释做“不可觉知”,我们没办法觉察它的存在,不可觉知。

其次,“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这是讲它所缘境,就是第八识的所缘境有根身、器界、种子,就着五净色根和种子来说,也非常微细。第八识在变现这个根身、种子的时候,是顿生顿顿灭,顿生顿灭,也是非常微细的。“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第八识所缘的这种依报的这个器世间,这当中包括了色声香味触,就十法界的这种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是难可测量。这样子的不可知,可以解释做“不可穷知”,它的境界太过广泛,没有办法去穷尽了知的。

所以说这个“不可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个、第八识能缘的心识是如此的微细而不可觉知;第二个、是第八识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这种依报的环境,是甚为广大而不可穷知,这是不可知有两个内涵的。好,我们看所缘境和能缘心的一个情况:

五、言“执受处”者,即指此识所缘相分。“执受”二字,指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处”之一字,指依报世间;此三皆是第八识所缘境也。

这个执受、处,是第八识所缘的境界,或者我们讲是一个相分。这个心识的了别活动,它一定有能所,不像圣人的无分别心,去攀缘真如的时候是能所双亡,凡夫的一念分别心去攀缘境界是有能所的,有对立的。就着能缘这一部分来说呢,就是见分;所缘的这一部分叫相分,这是一个能和所。

这个第八识的所缘的相分是分成两类:第一个是属于执受的,第二个是属于处的。这个执受,指的是胜义五根和浮尘五根,乃至于诸种子。这个执受这两个字,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执就是「执持以为自体」,就是把它执持,当做自体,执持以为自体;那么受呢,就是生起一种心中的感受,它能够生起乐受、苦受。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执持以为自体,而生起心中的感受」,这个“执受”,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同甘共苦,我们解释一下。

第八识的所缘有根身、器界、种子,但是第八识只有对根身和种子,有同甘共苦的感受。比如说我们拿这个棒子去打一个桌子,我们的心识没有痛苦的感受。虽然第八识它也攀缘桌子这种器世间,但是第八识对这个桌子没有执受。但是有人拿这个棒子打我的身体,我就感到痛苦了,就是我的色身痛苦,我的内心也跟着痛苦;我的色身快乐,我的内心也跟着快乐。这表示说,第八识把五根身——眼耳鼻舌身,把它执受以为自体了,它跟它们有一种同甘共苦的一种情况。

所以第八识对于根身和种子是执受的,但是它对于广大的依报的世间只是一个处——只是去攀缘它而已,并没有把它执受以为自体,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把它做拣别。同样是第八识的所缘,但是第八识对于根身,种子是加以执受的;对于器世间只有一个处,只是去攀缘它,知道它的存在,并没有把它领纳以为自体。这个都是讲所缘境,甚深广大,不可了知,其次看能缘的心:

六、言“了”者,指此识能缘见分。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也。

这个“了”是指第八识的明了分别的功能,那也是讲见分,这件事情也是微细而不可了知的,这个是讲所缘行相门,这一点我们看附表第五,我们把《成唯识论》的部分做一个补充的说明:

附表五——所缘行相门

热门小说推荐
步步宠婚

步步宠婚

许容容的母亲去世不过三个月,继母就被迎进家门,甚至还带来了一个心机婊妹妹。父亲骗她,继母欺她,妹妹各种算计她。为了摆脱困境,她孤注一掷,用一纸契约将自己卖了出去。却没料到,买主竟然是最负盛名的商界传奇人物裴墨衍。原以为这只是一场公正平等的交易而已,可后来才发现,他早有预谋,一步一步将她宠坏,让她再也离不开他。*遇到了裴墨衍,许容容觉得很憋屈,明明结婚的时候说好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可为什么婚后,他总是能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压倒她,然后在床上各种花样的折腾她。说好的S市最冷酷的商界精英呢,说好的只是契约婚姻呢,这个总裁,貌似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很不一样不知不觉,她已沉沦,再无翻身的可能。...

尤物

尤物

(双洁,1V1,相互救赎。)周易是圈子里出了名的混不吝,所有人都以为他走肾不走心,直到有一天一段视频流出。  视频里,周易犹如一个虔诚的信徒,用手紧扣着一个女人的纤细手腕,眼底满是狂热和缱绻...

无敌血脉

无敌血脉

无垠宇宙,血脉为尊!出生决定一切,超品血脉者,生有神通,移山填海,捉星拿月,十品废脉者,寿不过百,前途灰暗,蝼蚁一生!少年杨帆,七星宗一普通杂役,注定碌碌一生,怎知偶有奇遇,得至宝吞噬,吞无尽血脉,成无上圣脉,无敌天下,谁人不服?...

大道纪

大道纪

问何为大?  答再无可比较者,为大。  问何为道?  答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者为道。  问何为宗?  答...

超能逆天之路

超能逆天之路

十二平行宇宙,九十六颗源缘珠,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最强主角却被屡屡惨遭封号,主角团八人在宇宙的路程中到底会遇到些什么?全神者,那凯游移凹凼,四大圣兽,四大神兽,四大凶兽,四大灵兽,这些都与主角们有什么联系呢?明明只想让身边的人开心的男一号,为了让大家幸福,选择了牺牲自己!所谓的转世,只不过是感情的延续罢了!展开收起...

极品狂医

极品狂医

林晓东接连遭遇女友和好友的背叛,机缘巧合下获得金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治疗百病。林晓东小神医,哪里有病点哪里。...